无奈的“扫晴娘” 散文

无奈的“扫晴娘”

无奈的“扫晴娘” “扫晴娘”不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也没有姓名,就像“纺织娘”一样,一只昆虫的名字

阅读全文
外婆的纺车 散文

外婆的纺车

外婆的纺车 小时候,看着外婆坐在草墩子上纺棉花,是那样地轻松和娴熟。她右手摇动着纺车,一下一下五六

阅读全文
 二姐越走越远了 散文

二姐越走越远了

二姐越走越远了 回到家,母亲对我说,你二姐这又走远了。之后,母亲哭了。二姐走的那天,我跪下来哭着磕头求都没用,二姐到底还是走了

阅读全文
    故乡元宵夜(l散文外五篇) 散文

故乡元宵夜(l散文外五篇)

故乡元宵夜 我有好几年没有回乡下老家了。今年春节天气好,携妻带子年二十八回去了,车子刚进村就被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吸引住,不是二弟告诉我,我

阅读全文
 豆腐匠 散文

豆腐匠

老家的石磨呆呆地靠在墙角,满身的灰尘述说着历史。看着石磨,便想起了祖父。 祖父是村子里有名的豆腐匠,很多人都请他做豆腐。听祖父说,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大文豪朱熹还为豆腐赋诗一首,其诗中写到:&ldq

阅读全文
 乡村“胎记”(散文) 散文

乡村“胎记”(散文)

乡村“胎记”长在乡民的记忆里,那个“胎记”就是方位名称。乡村的方位名称只有世代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人才会知道,而这个村庄的人从他出生到有了记忆,在父母那里就知道村庄的“胎记&rdquo

阅读全文
乡村里的冬日阳光(散文) 散文

乡村里的冬日阳光(散文)

这次回乡居住半月有余,总感觉乡村冬天里的阳光要比城里清爽朗利的多。其实,阳光是没有城市和乡下之分的,但在我的眼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城里的阳光每天来的非常迟缓,就像一位爱打扮的小媳妇,有些个磨磨蹭蹭的,好像

阅读全文
 那个寒冷的冬天(外三篇) 散文

那个寒冷的冬天(外三篇)

那个寒冷的冬天(外三篇) 清明节前,小雨纷纷伴着二月的寒风,我们手捧鲜花带着无限的哀思,全家一起来到西湖陵园为母亲祭奠。当我们跪在母亲墓前向母亲倾诉时,2008年那个寒冷冬天的一幕幕,再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2007年12月2

阅读全文
  秋雨飞舞的思绪 散文

秋雨飞舞的思绪

风儿轻轻梳理雨丝,窗外那轻快的乐曲挤进窗户,一股子清新绕着屋子跑,仿佛这声乐走进了心里,躁动的心顷刻宁静,与尘世

阅读全文
难忘芝麻叶香 散文

难忘芝麻叶香

我的家乡处在淮北大平原上,这里盛产芝麻。芝麻又称脂麻、胡麻、油麻、巨胜,胡麻科胡麻属,是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芝麻可以做成香油,而芝麻叶,可以做成干菜,放在面条锅里,吃起来香喷喷的。 我小时候,家乡人的日子还是

阅读全文
最爱秋风扁豆花 散文

最爱秋风扁豆花

闲来读书,一次偶然读到郑板桥的“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时,内心无比的兴奋与喜悦,有关扁豆的记忆如画卷般缓缓展开。 我家的院子比较大,小时候,我家每年都种扁豆。那时候每到春夏之交,母亲就在

阅读全文
      红领巾 散文

红领巾

小明放学后,坐在帐篷下的小桌上写作业。 小明家在村道边上。小明的爸妈正忙着建房子。小明家的房子刚建到一人高。建筑材料就堆在村道边上。村道占了一小半。过往车辆行人走到沙子堆边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车子

阅读全文
   救火 散文

救火

这是一片住宅小区,几幢建筑物金碧辉煌,炫人眼目;小区里绿树成荫,鲜花夹道。空中电线、电话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 夜深人静之时,贼溜进了一户人家。贼面蒙黑纱,动作麻利,很快将屋里的值钱之物囊括于袋中。贼意

阅读全文
枕着书香入眠 散文

枕着书香入眠

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深谙读书之味,深悟读书之趣。汉末学者董遇说:“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皆为闲暇无事时也。”正是读书修行的好时候。苏东坡所谓“读书有味在三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全文
游向黑暗 散文

游向黑暗

游向黑暗 我喜欢游泳,一年四季都能坚持这个爱好。夏天的时候喜欢去河里游,通常是午睡之后去,一直游到傍晚,躺在水中看彩云落日,感觉自己像一条鱼。冬天的时候喜欢去游泳池,一般是晚睡之前,在水面氤氲的热气中划行,感觉自己像

阅读全文
 15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