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喇叭声(散文六篇)

日期:2019-01-23 20:26:30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乡村喇叭声
每当我打开收音机,听着新闻、听着歌时,就会想起乡下的高音喇叭,这是30年前的事,那时乡下很穷,无线电还没普及,能买起收音机的家庭很少。听听新闻,听听歌,只能靠高音喇叭,从公社到每个大队、每村每户都按上了小喇叭,记得大队按的是靠屁股成双的高音大喇叭,每到开会,下通知,大队书记都会搬出那台收、扩、录一体机,桌子上摆个话筒,开始陈芝麻烂豆子的发表高谈阔论,“大家都给我听好了,这事是大队的安排,也是上级的指示,谁要是不听话,不服从、瞎议论,就拿谁试问。”要么就是:各家各户听好了,化肥指标下来了,请抓紧时间去买,水利工地的人咋还没到齐,用大喇叭催工。当时的高音喇叭确实作用很大。农村的宣传文化阵地全靠大喇叭去占领。
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个年代正流行八个样板戏,这八个样板戏分别为:《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只要一听到“我们是工农子弟,来到深山……”就知道是《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杨子荣打虎上山那豪迈气势,就不由自主地聚集在大喇叭下听个过瘾。有时竟忘了上学,落个爹打,娘骂,学校找。我最爱听的是《龙江颂》中的一段唱词:“抬起头,挺胸膛,高瞻远瞩向前方,莫教巴掌把眼挡,四海风云胸中装,要看世界上多少奴隶未解放,多少穷人遭饥荒,多少姐妹受迫害,多少兄弟扛起枪,多少姐妹受迫害,多少兄弟扛起枪,埋葬帝修反,得解放埋葬帝修反,得解放,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日盼夜盼有好日子过。如今真的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实现了小康。
我还记得当时正热播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每当晚上,家家户户都围在自家的广播喇叭下聚精会神地听着刘兰芳那动人心弦的演讲。出工在外的人们,也不会放过每一场,每一个细节,有的在公共大喇叭下,有的在别人的屋檐下,只等到要知下回如何,明晚到时听分晓。大家才有不甘,久久难以离开。
乡村大喇叭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那个年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宣传鼓动作用,党的方针政策靠它去宣传去传播,各项法律法规靠它去贯彻去执行,它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占领了农村的文化市场,是广大农民的精神食粮。
如今在农村再也见不到那大喇叭了,家家户户都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高楼大厦,按上了有线电视,想听新闻新闻,想看啥节目,按下节目按钮就有了。可我还是忘不了那个年代的大喇叭,时时的温馨永远留在我的心坎上,是我永久的难忘和回忆。
 
 
 
                                                                                                            千灯古镇流光溢彩
 
应朋友邀请,今年盛夏的一天,我去了江苏昆山千灯镇。
原本不想去,一是天太热,二是太麻烦。“你要是不来,那可是遗憾终身,这里可不比周庄、宏村、婺源逊色。”朋友的再三劝说动了我的心。再说,刚接触的文友,更不能薄人家面子。尤其是朋友的一句话真的打动了我,“你要是不来,就是看不起我,不想让我们去阜阳。”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不得不去。不看不知道,看了真的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那典型的江南风光,真是美不胜收。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千灯原名“千墩”,据汉书《吴越春秋》和宋《玉峰记》记载:吴地有三江,其吴淞江畔有九百九十九个,及昆山南三十里有高土堆,为第一个千墩,逐称“千墩”。千灯位于昆山市区东南部,东接上海的青浦,西通苏州,地处交通要冲,上海地铁直通昆山花桥镇,这里工业林立,有台、美、法、日等外资企业,可以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富有的江南水乡。
它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是昆剧创始人顾坚的故里。古镇孕育了一代伟人,也因伟人而名扬四海。古镇不大,可古朴而典雅。走进千灯,首先懹入眼帘的就是河西走廊悬挂的那一盏盏宫灯,廊柱雕刻精致,廊内对面两排座椅排列整齐,供游客休息,廊檐是古老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跨过石拱桥进入青石街,一条条青石铺就的街面显得古老别致,庄重朴实,块块青石对接整齐均匀,大小几乎相同,光滑的青石板透着历史的沧桑,显现着古人和现代人的脚印,宽约五、六米的街面,两边商铺云集,卖古玩字画的,卖日杂小吃的、卖高档衣服的、特别是卖沈万三猪蹄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街面两边是一排排的古建筑群,青砖黑瓦,宽敞的廊檐,两人并排走在下面不会被雨打湿,龙凤雕刻清晰可见,这里的自然美,风格美不亚于周庄、宏村。因而,迎来了游客如织的场面。
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千灯,至今仍保留着水陆井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格。存有停林墓、秦峰塔、延福寺、石报街,少青山等历史文化遗存。有世界上第一玉卧佛。随着一声声的昆剧,我们走进靠河边的一处古楼上,一群孩子正在学习昆剧,唱腔打坐都十分到位。教昆剧的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她长着一双黑眉大眼睛,扎着马尾辫,她告诉我们,每到节假日,这里都很忙,学昆剧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孩子,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我不认为姑娘的话有何独到,这里是昆剧的发源地,当然要发扬光大。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顺着青石板路往东走,不知不觉走进了延福寺,大概是礼拜天的缘故,参观游玩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我被一个小和尚拦住,求了一签,是保平安签,上了香火,就和朋友走出寺庙。
 
江南的天气就是这样,刚刚还是晴天,一阵风过后,下起了小雨,朋友拉我上了一只乌篷船,摆渡的船娘,摇着撸从三人桥下穿过,盈盈的水波倒映着她们的倩影,只是桥上再也看不到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了。
一只只乌篷船,唱着婉转的昆剧,围着古镇向前摇去,摇向远方。船要穿过三座古朴的石拱桥,取名三人桥。由石板砌成,桥面走人,桥下行船;桥两旁屋檐下的大红灯笼盛开着朦胧的红晕,窄窄的桥洞下传来的撸声,平淡中透着温情,温馨中沁着回忆。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轻柔而觉得凉意暖暖。夏日的微雨使千灯笼罩在凄迷和温婉中,茶楼、商铺、庙宇、小桥、流水、人家,更显出绰约的风韵。
晚风中,我轻轻招手作别我梦中的故乡,饮尽那份乡愁,我把梦留在了千灯,把古典的忧伤,隐在江南迷迷茫茫的烟雨中。使我永久难忘的是千灯的人会利用古文化搭桥,开辟旅游事业,引资助镇,创业、兴业的梦苑,把一个活生生的千灯古镇变得流光溢彩。
 
                                                                                                   奶奶的麦秸草帽
二弟来电话说,家里的老房要拆迁,让我回去收拾一下,看有没有我可用的东西。
老房子多年不住人了,东墙有些歪,是用一根木棍顶着的,门上攀满了蜘蛛网。二弟把门打开,一股霉气扑鼻而来,在收拾书籍杂物时,我忽然看到墙上挂着的那顶麦秸草帽,伸手拿过来,抖落帽子上的灰尘,草帽有些发黄,帽窝被老鼠打了两个洞,洁白的帽绳黑不溜秋,这是奶奶亲手编制的。
打我记事时,奶奶就从没闲过,农忙帮助干活,农闲编草帽补贴家用,别看奶奶是一双小脚,可啥活都能干,都会干,其实这是逼的,年轻时,爷爷不争气,吸大烟不正干,老两口经常吵架斗殴,爷爷一气离家出走,20年没回来,奶奶领着父亲和二叔两个年幼的孩子,硬是被生活逼出了一把庄稼手。父亲、二叔都大了,地里活干的少了,可她也闲不住,不是做鞋,打麻绳,织布纺线,就是编草帽,奶奶心能手巧,不仅会插花描朵,还能编筐打篓,用麦秸编各种各样的草帽。大人帽、儿童帽、花帽、大沿帽、礼貌等,拿到集市上换些油盐钱和我们的学杂货。记得每到春末夏初之际是奶奶最忙的时候,她老人家把早已拣好的麦秸拿出来,一根一根的挑拣,专拣洁白透明,粗细均匀,无破损,无污染的麦秸,她把拣好的麦秸剪成一般齐,放在水里浸泡一个多小时,然后拿出来控干水,用瓶子压扁,这样不容易折断,编起帽子来减少麻烦,顺手停当。只见她老人家搬个凳子,有时坐在大门的过道里,有时坐在树荫下,像编辫子似的,只不过辫子是三股,而草帽用的是四股、五股或者是六股,编得老长老长,然后开始做帽窝,这是一种细活,也是手艺活,手巧的做出来,美观大方,好看耐用,手劣的做出来不仅样子难看,戴在头上也不舒服,像歪瓜别枣似的,奶奶的每顶草帽都是上乘的,所以到集上好卖。
奶奶告诉我,编草帽,关键是帽窝做得要扎实,定型好,帽檐就好做多了,只要一圈一圈的用针缝好就行了,偷工减料的往往是一圈压一圈放的大,下针稀,不耐用,奶奶都是一圈不大于半个指头,显得帽檐稠密,精致耐看。
每年一到麦收后,奶奶总是把挑选好的麦秸放好,一有闲空就开始编草帽。特别是儿童草帽,她总是在帽边上编个花呀、草呀啥的,有的还编的五颜六色,就是好看。我喜欢红五星,奶奶就帮我编个五星帽。想起红五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洪模范小故事。那是1970年,淝河发大水,正是炎热的夏天,四面八方来支援,部队官兵日夜战斗在坝堤上,奶奶就日夜忙着编草帽,把多年积攒的和临时编制的麦秸帽都给了解放军指战员,每顶草帽上还编了个红五星,五星在阳光下闪烁,激励官兵一定要保住淝河大堤,那年淝河大堤真的保住了,麦子又是个大丰收,在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奶奶成了支前模范。
看着奶奶亲手编制的麦秸帽,想着奶奶要是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呀!那时生产队的麦秸也不是随便用的,奶奶编的草帽多数是自留地和我们拾的麦秸。要是现在的麦收时节,遍地都是麦秸,有的秸秆焚烧多可惜呀!不仅污染空气,又造成资源浪费,为啥不能把秸秆利用起来呢,假如能搞一个编织工艺,或者是象凤台县马店镇那样利用高温天气沤制农家肥,把秸秆用起来,该有多好呀!

                                                                                                             那棵槐花树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这是朱庆馀 【都门晚望】的诗句。不仅勾画了沟边槐绿花香的景象,而且触景生情,晚望使人陶醉在日暮烽楼堕御沟边的槐花上。
每当五月槐花飘香的时候,我就想起老家村前那棵不知年代槐花树。树不是很高,倒是很粗,三个大人手拉手都围不过来,主枝九叉向四周伸展,遮天蔽日,碧绿的叶子青翠欲滴,槐树上坠着一簇簇、一串串的槐花,掩映在一片嫩绿之中。密密匝匝的槐树枝,向天空延伸着,好像就快划破天际。可怜的阳光从太阳那里投射到这里,就已所剩无几,但是这缪缪无极的阳光却格外的灿烂,格外的暖和,给这里添了不少生机。洁白的花朵在枝间闪烁,白花绿叶引来阵阵采花的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调皮的麻雀在树上啄花,我们却在树上采花嬉闹,狗蛋是个小精灵,比我大两岁,有时糊弄我,说我筐底下有只大虫,吓得我忙翻筐看,一筐的槐花洒满一地,半天的劳累,功亏一篑,他却躲在一旁偷笑,有时他乘我们不备,悄悄地偷我们的槐花,有时他带我们掏树上的喜鹊窝,不是搞得满脸脏兮兮地,就是摔得鼻青脸肿,妈妈把我采回去的槐花用面拌着在锅上蒸煮,浇上大蒜,麻油,那真是好吃极了,有时槐花采集多了,妈妈就给忙碌一天的父亲改善一下生活,用槐花炒鸡蛋,可比现在的海参还好吃,槐花能做多种多样菜宵,包饺子、做槐花糕、槐花糖、做槐花粥、槐花汤、拌菜焖饭都行,有的人家还把采集的槐花晒干做常用菜,槐花不仅是人们食用的良宵佳品,而且还具有药用功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等功效。槐花还是优良的蜜源。年年一到五月,放蜂采蜜的人就来了,无数只的蜜蜂在槐花间忙碌,飞来飞去不停,在槐花间窜行,采集大自然槐美的精华,为人们酿造槐花蜜、制作槐花食品提供了良好的蜜源。
每当五月槐花飘香时,我就想起槐花与全村人和我家的一段不解情缘。那时爸爸告诉我,村前的那棵槐花树也叫功德树。它不仅荒灾荒年救过全村老少爷们的命,还救过我爷爷的命,我们要学会保护它。那年兵荒马乱,说小日本要打过来了,一大早飞机扔下两颗炸弹,挂在老槐树上的大钟响了,村民们都往社屋的坑道里钻,几天里全靠打来的槐花支撑,才没有一人伤亡,说槐树救过我爷爷,父亲也是听别人说的,讲有一股土匪进村抢财,我爷爷被抓吊在老槐树上,土匪打累了,又困又饿,执勤的土匪睡着了,爷爷三动两动,树杈断了,捡回一条命,好端端的树杈,又粗又大怎么会断呢?村民们不理解,都说是老槐树显灵了,等我记事时,那个断枝明显的光秃秃地,没有再发新枝,说起老槐树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是从前,村里有一户姓钱的财主,生有一女叫槐花,槐花长到17岁的时候,如花似玉,就像村前的槐花一样端庄秀丽,香飘村里,采花的人不少,可他一个都相不中,偏偏爱上了帮工小伙子贺大中,老爷气得死去活来,为了让小姐断了邪念,便把贺大中辞了,赶到老家山东去了,槐花茶饭不进,单等心上人来接她,左盼右盼,就是没音信,后来槐花吊死在槐花树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槐花殉情的故事,很感人,很动情,一想起槐花,就不自然地联想到董永和七仙女,老槐树为媒的事,当然这不是那棵为董永牵线的老槐树,可它却是一棵不能让人忘怀的老槐树。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槐花,就栽了好多槐花树,一到五月,满村洁白,远远望去,就像飘舞的白色带子,随风摇曳,散发着悠然的清香。
再回故乡,已人去屋空,一片狼藉,拆的拆,迁的迁,老少爷们已整体搬迁,再也见不到那棵老槐树了,可它永远在我心中开花,开出洁白透明的花,飘荡着沁人的幽香。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在苦思冥想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家乡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小路湾湾,湾湾小路,不知承载着多数人的脚步,承载着历史厚重,悲欢喜怒。小路纵横交错,村村相连,地块相连,路路相通。有的是修成的,但大多数是自然形成的,人走多了,就踩出了路,小路是忠实的使者,我就喜欢它那憨厚的秉性,默默奉献,不要回报,不讲索取的精神。不论是谁,一视同仁,甘为人梯。哪怕是被人踏的遍体鳞伤,从不埋怨,总是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自然修复,继续延伸。我曾在这乡间的小路上玩耍、上学、成长,可以说,我对乡间的小路再熟悉不过了,那里有我童年的快乐,童年的脚印,汗水、喜悦和酸甜苦辣。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顿觉神清气爽,无比自豪,时时充满一种幸福感。即使现在一天到晚奔走在宽阔的城市大马路上也没有觉得多快活,多舒心、心情有多愉悦,有时到觉得凄凉悲伤,人世间的争斗,关系网的笼罩,升迁、下岗、家庭、孩子、房子、车子,搞得你身心疲惫、昏头转向。有时想想还是儿童时代好,不操心不劳力,真想永远停留在那个年代,成为长不大的孩子,由此乡间小路就成了我时常怀念,牵肠挂肚的回忆。
春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两旁,小草冒绿,野花竞相开放,桃红柳绿,百花争艳,春光明媚,照在小草的露珠上,闪闪发光,蝴蝶起舞,小鸟在树间穿梭,鱼儿在溪间追逐,孩子们在路边玩耍,大人们在田间春耕备耕,构成一幅美丽的乡间图腾。一路走来,看了这田望那坡,观了一树又一花,看了一村又一村,那遍野绿意,随处野花,让人兴奋,让人留连,老是撩起人们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夏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成片的庄稼茁壮成长,微风吹动,绿意荡漾,波浪滚滚,小路旁、小溪边、沟塘沿,坡地上牛羊在吃草,牧童在挖野菜,狗儿懒洋洋地在树荫下吐着舌头酣睡,一群孩子在沟塘里嬉闹,发出一阵阵的笑声,大人在田间挥汗,家长里短,叙的热火朝天。鸟雀在树间鸣叫,娓娓动听,这乡间美景,无与伦比。此时此刻,你早被这纯粹的夏日风光打动了。干脆放下书包,躺在一棵大树下,伴随歌声鸟语仰望云卷云舒,与大地融为一体,宛如神仙,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睡得是那样踏实,那么香甜,要不是大人来找,还在做梦。
秋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稻穗压弯了腰,到处一片金黄,高粱缀满了枝,一片彤红,金灿灿的玉米,拌着平果、枣儿到处硕果累累。春种一粒籽,秋收一屯粮嘛!人们一边收割谷子,一边扯着嗓唱:“金窝窝,银窝窝,比不上俺的稻窝窝。”那种欢乐愉快踏实的心情,比吃蜜还甜。这种丰收的喜悦一直能延续到好长时间,等颗粒归仓后,队长总会请来唱大鼓的来一、二场,整个村子浸沉在一片欢乐之中。那时人的思想总是很单纯的,只想一天能吃饱三顿饭,就是幸福,不像现在,有房还想有车,有十万还想一百万,攀比的思想比较严重,有钱了,也没觉得多幸福。
走在冬天的小路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大地一片荒凉,四周空旷寂静。雪茫茫,雾茫茫,天地灰蒙蒙,小路被风雪覆盖,当你行走在雪夜的小路上不知所措时,一声狗叫,一路狗蹄印会送你回家的路。那乡间的雪景不知有多美,那乡间的雪路总会送我上学下学。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一想起那湾湾小路,小路湾湾,我是多么地怀念你!与你相伴,虽然筋骨劳累,但心地踏实,轻松愉快。
 
                                                                                                           端午思情念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五月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也是麦收的大忙季节。芒种忙,乱打场,正是端午粽子飘香的时刻。每当此时,我这个在外的游子就会勾起我对故乡的回忆,,那里有我童年梦里的粽香,那里有我童年的追忆。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则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或者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总感觉故乡的端午节更浓厚,气氛更热烈。,祭奠爱国诗人屈原的礼仪更丰盛。
进入5月中旬,便到了包粽子的最好时节。于是家乡的人们开始采苇叶,选酒米,备材料,扎花船,随后扑鼻的粽香开始在整个故乡飘荡,随处都能闻到粽子的清香味。最忙碌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我们把扎好的小花船送进水塘里,淝河里,各种各样的小船,(有木板的、有竹子的、有秫秸的、有带着帆布的、有摇橹的、有花布制作的、也有苇叶制作的,凡此种种,不一列举),小船在水上荡漾,在水上飘摇,千帆竟发,争先恐后,它们在比赛,这下可乐坏了在岸上的孩子们,看谁的船跑得快,谁就是水上英雄,那时我还小,玩不过大孩子们,常闹着父母帮我扎好船。父母总是把扎好的花船放在我找不到的地方,等端午节拿出来一比高低。这时,才是乡下最热闹的时节。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端午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端午这天,太阳还没露头。父亲就早早地起床,拿着镰刀去沟塘边割青艾。早饭的时候,父亲背着一捆青艾回来了,立时院子里弥漫了艾叶的香气。父亲把青艾挂到门上、墙头上,嫩绿嫩绿的,给单调的小院增色不少。父亲告诉我艾叶不仅可以理气祛湿,还能驱蚊虫,扫除秽气。端午百草皆入药,母亲把一些的青艾泡在水里,中午的时候,再用锅烧热,给我们擦澡,这一年,就不会怕蚊虫叮咬了。剩下的父亲会把它晒干拧成艾绳,用来驱除蚊虫净化空气。然后母亲拿来各种各样的香包让我挑拣,说是避汗除臭的。
端午节最忙碌的就是母亲。还在头一天,母亲就把粽叶、糯米、花生米等泡好。端午这天早早地包粽子。只见母亲轻轻地将粽叶从盆里抽出,卷成个喇叭筒,将泡好的酒米和馅料,放在粽叶里,由叶子的外部向内部翻转,包成个三角形,再把准备好的线绳缠上一圈,系好,包制工作就完成了。母亲包的粽子个个尖硬又饱满,形状美观大方,让人一看就一饱眼福,看着眼馋,口馋。粽子有甜有咸,有豆沙、有红糖、有腊肉、有红枣、有核桃。各种各样的粽子包好后,接下来的一道工序就是烧煮,这道工序看起来容易,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水多了不好,水少了也不行,火大了,烧不透有夹生,火小了煮不烂,粽子的味道出不来。母亲告诉我,煮粽子要先大火烧滚,再用文火烧煮,进行保温,足足地烧好几个滚锅,直到满院子弥漫了粽子的香气。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粘才香。
,母亲心能手巧,是全村远近闻名的包粽能手,她包完自家的粽子后,就闲不住了,不是这家请,就是那家请,有时半天能包好几家,自然家里也就少不了别人家送来的粽子,当然,我们家的粽子也常拿来交换。
,到了中午,火毒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我们这群孩子不像赖蛤蟆躲端午那样,越是天热越是玩得热。淝河边上我们在赛船,大人们在向河里撒粽子纪念屈原老诗人。
我虽然离开家乡已有好多年了,母亲年老不能再给我包粽子了,可每到端午节,我就会不自然地想起童年端午的热闹场景。不知不觉又回到了那使我留恋,割舍不断的乡情,追忆着乡村端午的火红场面。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思念、是回忆、是想往,我到有几分复杂,几多兴奋,我完全浸沉在节日的气氛中。可如今的端午节,再也没有原来那种家家户户包粽子的习俗,想吃粽子到超市买,啥馅的都有,再回故乡,很少见到年轻男女,都到城市打工去了,久违的端午节很淡很淡。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