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穷养与富养的正确理解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三十四

日期:2025-04-17 17:22:39 浏览:

  对穷养与富养的正确理解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三十四

                       刘庆坤

老话讲:“穷养儿子,富养女”。这一句流传千年的话依然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只是“穷养”与“富养”的内涵应该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与有所充实,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家长要主动或环境会促使孩子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不然就会向着坏的方面发展。例如贫穷(“穷样”)可能会使人居于低位(社会底层),改变贫穷的状况很难,就有人不再抗争与努力,甘于艰难而平凡地生活,甚至有的人会沉沦,乃至堕落。但穷则思变,更多的是“穷养”能促进孩子不断奋进,积极努力改变自己及家庭的命运,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至少多数穷人家的孩子能早当家,早担起责任。

对当下“穷养”一词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家长可能给不了孩子物资上的享受,而是对孩子进行充满慈爱、科学合理、严格有效和宽松有度的知识、品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养);对孩子的“富养”,主要是指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管理与教育态度更宽松一些、内涵更丰富一些,外延更广泛一些,基本功要更扎实一些,并非仅仅是舍得花钱而矣。其实,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也可以说是一体的,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异,“穷”强调的是严厉、严格多一些,“富”强调的是宽松与内涵多一些,即对女孩的要求(教育)要比男孩更全面更细致,故而才说“穷养儿子,富养女”。这种“富养”笔者称之为范围宽泛的“富养”,以便区别于当下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狭义“富养”,也就是当下的家长越来越舍得花钱养孩子,即对孩子花钱出手大方。例如在住校(吃住在校)的孩子里面出现了老师替其保管一部手机之后,少量的孩子居然还能偷偷保留一部,乃至两部手机,就是父母过于疼爱或纵容孩子的最好证明。

笔者在这里主要说一下对孩子“富养”的含义与做法,与我们当下流行的狭义富养相比,其含义截然不同。狭义的富养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出手大方,不吝啬钱财,乃至家里负债,也要满足孩子的物质与金钱所需。而广义的富养除了钱物之外,主要包括习惯的富养、知识的富养(培养)、技术的富养、经验的富养、本领的富养与品德的富养等,即很精心较全面地培养(富养)。我们传统的“富养女”正好包含了这些,如女孩子当年需要学会好多技能与本领,像要学会好多心灵手巧的家务活,要懂得好多女子为人处世的道理等,这些才是当年父母育女的正确做法,现在依然值得继续提倡或借鉴。

在当下的生活中,对“穷养”与狭义的“富养”比较来说,对孩子采取穷养的办法远胜于狭义的“富养”。“穷养”孩子,可以促使孩子自强自立自理,知道家里的钱来得不容易,不会乱花钱,积极努力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而“富养”孩子,会让孩子认为钱十分好挣,会花钱如流水,会给孩子养成懒惰而依赖父母的坏思想、坏习惯与坏行为,也会不思进取。

男孩子大多是桀骜不驯、好高骛远、纸上谈兵、诡计多端,父母若是对其娇生惯养(狭义的“富养”),往往让其将来走向两个极端,成为啃老族或混世魔王,成为生活里的刘禅或赵括,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男人。“穷养儿”主要是要多严格管教儿子(现在也包括女儿),要多严厉限制儿子,要多善于引导儿子,要让儿子早早地懂得事理,早早地承担起责任,早早地自立自强。如此,做到了严格、严厉,乃至严酷,故曰“穷养儿”。

具体说,“穷养儿子”就是要增强儿子(或女儿)的家庭、家族、社会、国家的的责任感;让儿子从小就能经受挫折,增强顶压力、扛挫折的能力;让儿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拥有本领,将来能更好地立于世上;让儿子参与家务劳动,学习生活常识,体会劳动的艰辛,知道勤能补拙,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之,就是为了让儿子(包括女儿)成为可以独立生活的男子汉,成为可以走南闯北的男子汉,成为可以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男子汉,成为可以报效祖国的男子汉(或智慧女)。

2005年前后,笔者两个邻居家都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一位姓张,一位姓李,是我看着长大的,张同学顺利考上大学,李同学当啷入狱。张同学的父母关系和睦,教子有方,张同学从小就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孩子,见面主动亲热地跟笔者打招呼;李同学的父亲懦弱,母亲强势,又溺爱儿子,儿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毛病,经常逃学,在社会上鬼混,还理直气壮地吵着闹着骗着,甚至打着父母,跟父母要钱花。结果截然相反,张同学走上阳光道,李同学走上难归路。

女孩子大多是胆小怕事、多愁善感、尖酸刻薄、患得患失,父母若是撒手不管,常常让女儿将来成为井底之蛙,成为生活里的林黛玉,成为适应能力差的女子。“富养女”则是要多加强对女儿行为习惯、个人修养、内心世界、适应社会诸方面的富养。这是宽泛式的培养、保护式的培养、丰富式的培养,故曰“富养女”。

女孩子打扮得漂亮些,花枝招展,人见人爱,一般是比男孩子多花钱,但是“富养女”不能是单单指多多给女儿花钱。如果真是如此,那则是害了自己的女儿,把女儿养成大手大脚、好吃懒做、挑肥拣瘦的女儿。若如此我们的女儿嫁出去之后,很有可能会是一个花钱如流水、不会过日子的人,真正应了一句老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过日子才受穷。”因此,懂得事理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从女儿小的时候就有意培养女儿,教女儿勤快节俭、会做家务、能保护自己、知道孝敬长辈,尤其是结婚之后要孝敬自己的公婆等。“富养女”也就是老话说的,女人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耐得寂寞,方得赞赏”。时代在快速发展,这句老话已经落伍,把“厅堂”改为“社会”更符合我们的现实需求。

古人云:“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愿我们的儿女(30岁左右的父母)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儿女,也就是培养我们的孙子辈,还能继续坚持“穷养儿,富养女”的传统观念,并注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涵,但是不能只知道抓孩子的学习,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更不能只知道给孩子花钱,而是要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好身体、好习惯、好性格、好品德、好行为,也就是好的综合素质,以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

因此,对孩子坚持“穷样”的同时,再坚持除了金钱财物之外的“富养”,是最好的培养方法。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