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的治理与净化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十六

日期:2025-04-09 18:42:37 浏览:

教育环境的治理与净化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十六

                        刘庆坤

 

我们首先要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发展是快速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为祖国的发展培养了方方面面所需的人才,很好地促进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蛮好地跻身世界之林,有些方面还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教育的环境问题有待进一步治理与优化。

笔者之所以用“治理”与“优化”四个字,是因为治理是社会与国家层面上的,而优化(净化)是家庭与学校层面的。为了便于阐述,笔者把前者称为大环境,把后者视为小环境。

大环境存在的问题不少,诸如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浪费、学校管理与评价、学生管理与评价、教育腐败等,非我们普通老百姓所能改变的,最多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或发发牢骚。兴许,笔者所写的系列文章也是如此,但是不吐不快,还是继续浅谈(或瞎谈、胡扯)下去吧。我们做为普通公民,大事做不了,把自己身边的小事做好、做优、做精,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应该有能力的,而且还是为了孩子成长必须做好的。

因此,本文主要谈一下小环境净化、优化或美化的话题,也是想抛砖引玉,引起读者与家长的重视,当然能引起大家(专家、学者)的重视可能会更好。

首先,什么是小环境?笔者这里主要是指家庭、班级与学校三个方面的环境。比如家庭小环境,两个家里都有两个孩子,一家的孩子先后考取心仪的大学,另一个家里的孩子均未能步入大学。这就说明前者家庭环境优良,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而后一个家庭的环境就应该是多多少少存在着问题,只是家长习以为常了,也就不以为然了。再如在普通高中,两个从高一是基本相同的班级,三年之后,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考取了大学,而另一个班级却相差一大截子,甚至是寥寥无几。这就说明前者班级环境适合学生学习与成长,后一个班级的环境就不怎么好,应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同理,两个不分上下的学校,发展数年之后,一所学校蒸蒸日上,另一个班级每况愈下。这也就可以证明,前者创造了学生成长的好环境,而后者未能提供好环境供学生成长。这样比较也许有些呆板,也不够科学,但是却合情合理,还很有说服力。

其次,如何创造(提供)适宜的小环境?关于家庭的小环境如何创设,笔者在前文里已经有了较详尽的说明,这里主要聊一下班级与学校好环境的打造。关于这个话题笔者好多年没有当班主任的体验了,所言也许不着调,甚至是不沾边,还请相关同志不要嗤笑笔者。我认为,要当好一个班主任,爱心、专心、细心与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评职称而当班主任,可能要相差甚远;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与代课老师教学积极性,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变化,与学生与代课老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争先创优,不甘落后也是需要的;对学生管理宽严相济,方法适当且多样(针对性);平等对待学生,不厚此薄彼;尊重学生,倾听其意见;等等,不再一一详细罗列。

至于学校应如何打造适宜孩子学习与成长的环境问题,其管理者们都学贯中西,才富八斗,能力出众,都是管理的高手,不然也不会被推上如此重要的位置。笔者未有当过学校领导,难免会无的放矢。但是聊上几句,不至于是班门弄斧吧。笔者一直坚信只要是学校常规工作切切实实全面抓好了,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这所学校就一定可以办好。现实中,凡是老百姓公认的好学校,大多是常规教育工作抓得好的学校,反之就是常规管理不到位,乃至一塌糊涂。至于常规工作应该如何抓?这要看校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管理水平与愿不愿意下功夫抓好,以及领导的决策与执行能力等问题。

第三,如何保持适宜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校领导认识片面,只重视书本教学,而忽视德、体、美、劳等;不求实效,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如跑操这些常规工作,只要是上级来检查了,广播操做得规规矩矩(可能还达不到整齐划一、十分娴熟,因为不能长期坚持),检查结束了,广播操也就鸦雀无声了,等等,不再详细列出。

至于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如何做?限于篇幅,加上担心笔者会放空炮,而且前文已有所触及,再陈述下去就是啰嗦了。这里不再一一罗列,估计大家也能知晓八九不离十。

最后,写作本文再次提到抓好学校的常规工作时,笔者脑子里不知是多少次又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六一”前考察北京市朝阳小学的画面与重要讲话。其中,孩子们在实验田里管理(护理)蔬菜的画面,让笔者至今难忘,在写《要上好劳动课》一文时笔者竟然忘记写上这一重要内容,这里简单说一说。劳动课也是学校常规教育与净化小环境的一个内容,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北京做为特大型城市,寸土如金,学校的劳动实践课都可以正常开起来,我们千千万万中小城市与乡镇的学校为什么就不能开起来,或者说为什么没有正常开起来呢?这应该是领导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具体行动上也不作为。我们教育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学习,学习什么?

对如此重要的新闻事件,大多数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不愿意去学习、领会与落实,笔者真的不想再说下去,更不想再质问下去。总之,思想决定认识,认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得效果,效果决定未来。只有我们的基层相关负责人充分认识到劳动实践课的重要性,抛弃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他们可能才会不歧视所谓的副科,并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落实到位。这样坚持长期做下去,有利于孩子全面成长,也是对美丽小环境(软环境)的打造与保持。

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治理与净化不是小事,关乎着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关乎着千家万户的期望与幸福,关乎着我们的发展后劲与潜力。笔者期望并呼吁从家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学校,到社会与政府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努力打造更加适宜孩子成长的小环境与大环境。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在正规媒体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