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要形成尊师好风气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十五

日期:2025-04-09 18:41:12 浏览:

依然要形成尊师好风气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十五

                        刘庆坤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好传统,无数代的老师(先生)也不负众望,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因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没有中断,更未有消失,而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增强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古今中外的名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学莫重于尊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后人,老师应该受到尊重,老师必须受到尊重。

我们习惯把“尊师”与“重教”联系在一起,因而常爱说“尊师重教”。其实,重教的关键一点就是“尊师”,可以说“尊师”是重教的主要内涵与具体行动之一。老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没有老师,何谈对孩子进行教育?何谈教育正常发展?当然,可能将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消失,但是目前还极其重要。

实事求是地说,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后,尊师与重教的的确确发生了一定的偏离现象,而且有愈来愈偏之势。也就是重教是越来越重视了,而尊师则每况愈下,不少老师不再是家长的恩人,好像是成为了家长的仇人与敌人,如孩子学习不好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家长自己就没有一丁点儿责任。另一个方面,家长重视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拼命投资,几乎是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两个极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都体现在千千万万家长的所作所为上,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利于教育发展的。这不是笔者有意夸大,更不是胡编乱造,笔者也是一位学生家长,经常听到不少家长埋怨老师,说自己孩子的老师这方面不行,那里做得不好,而不见其有丝毫的自我反省与检讨。

尽管笔者的孩子也曾是极个别不良教师的受害者,但是笔者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问心无愧的,是兢兢业业的。笔者作为一位年长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有意美化同行,不想替同行说好话,更不会昧着良心、睁着俩眼说谎话。不然,在学校里就不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学生管理与教育上所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一些违规的学生不敢管、不愿意管,整天如履薄冰。

我们应该肯定一点,绝大多数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表率作用做得很好或比较好,但是也有一些素质低的老师,也有少量修养差的教师,还有极个别道德败坏的老师。我们不能因为极个别老师的错误或违规违法的做法,而否定老师的主流是优秀的,绝大部分是优秀与合格的。这可能正好应了一句老话:“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一些家长老是埋怨老师这不好、那不行,而不是找自己的责任与问题,对孩子过分疼爱,乃至护短,孩子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家长自己则像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这样对孩子学习与成长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孩子就是家长所要的孩子?这样的家长是合格与明理的家长吗?真心希望家长能主动找找自己的问题,真正有自我反省能力的家长更能培养出成绩优秀与能力出众的孩子。

有时,家长举报老师的事情出来以后,基层有关部门不是详细了解实情,慎重恰当处理,而是一味地迁就家长,以求息事宁人,老师成为替罪羊与牺牲品。如此行为与局面,老师这一行当几乎快要成为了危险职业。这是好事?这是进步?这与我们大力打击的“医闹”有多大区别?老师的尊严与地位待在哪里去了?这是有关部门的正确合理科学的做法吗?因此,笔者觉得老师的社会地位正在降低。再加上,老师的报酬相对来说,依然是低一些,尤其是年轻教师,工资低得能吓坏人(可能还没有吓死人),因而造成了优秀老师不好招聘的事实存在,以及女教师增多的局面。这是不利于对孩子培养的,不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

声明一下,笔者不是看不起女教师,女教师也都非常优秀,更没有性别歧视,只是强调教师这个职业还应该以男性为主,因为男人是山,我们要培养孩子刚强不屈的性格与精神,这一点是男教师的长处;女教师如水,相对要温柔体贴一些,这是女教师的优点。因而男教师减少的趋势不容乐观,也不能小觑,至少要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才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才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笔者感觉应该是快要写跑题了,还是回归“尊师”这一主题吧。“尊师”对家长来说,就是从内心里理解与信任老师,从语言上感谢与温暖老师,从行动上配合与感恩老师,不能一听孩子向自己反映老师的问题,就激动不已,火冒三丈,趾高气扬地找老师理论,或者毫不迟疑地举报老师。正确的做法是先对孩子讲的问题分析、打听、详细了解,并主动与老师交流与沟通,或者找学校领导反映。万一是孩子讲错了,乃至道听途说,甚至是说了假话,岂不是既冤枉了老师,自己也不好看。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家长完全可以对老师多多谅解。

再说,学生尊重老师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只有极少数修养差的学生才会不尊重老师。另外,主要体现在学生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其学生多会忘记了尊重老师。现在虽然放开了生育孩子的政策,应该是独子家庭依然所占比例大,孩子(学生)在家里可以像宝贝一样心疼着,在学校里就要融入一个大家庭(班级与学校),老师偶尔一次冤枉了学生,或者对某个孩子与其他孩子的矛盾处理不公平,也是在所难免。学生要有宽阔的胸怀,不忘尊重老师,如主动找老师沟通,一定不要因此做出不尊重老师的事情来。

至于个别老师确实违规违法了,那就应该及时反映与揭发,绝不能姑息养奸,要让其得到应有的处理与惩罚。

“尊师”表现在语言上,表现在行动上,更表现在内心里。遇到一般问题,不是火冒三丈,依然不忘尊重老师的家长与学生才是高明与智慧的。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在正规媒体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