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奇的兄妹说起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三十

日期:2025-04-13 18:22:19 浏览:

 从新奇的兄妹说起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三十

                         刘庆坤

在街上看惯了孩子们匆匆忙忙去补课的身影,笔者去年欣赏了一对兄妹的新奇表现,至今在心头回味无穷,倍感欣慰。

去年7月18日下午六点多,天气阴沉沉有些闷热。笔者专注地骑着电瓶车慢速行驶在慢车道上。路过所住西五岔口的三角公园时,听到了久违而动听的口琴声。

笔者急忙停下电瓶车,驻足细看静听。原来是一位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正在全神专注地吹着白亮亮的口琴,只见他双手移动,十分自然地吹着一首欢快的曲子,据我推测应该是《喜洋洋》。男孩子身着上白下蓝的套装,衣服干干净净,长得敦厚结实,精神饱满,看去喜气洋洋的,正如他所吹的曲子一般。

更令人感到新奇的是一位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围着男孩子随性而忘情地跳着舞,上身穿着白色半袖褂子,下身穿着蓝色裙子,衣服也是干干净净的,踩着男孩子吹着的曲子,欢喜地舞动着两只小手,挑起两条小腿,身子自由欢快地摆动着,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脸上笑容灿烂,投入在其哥哥所吹音乐与自己的舞蹈世界里。

男孩子口琴声结束,女孩子欢喜地停下来,拍着小手,应该是为男孩子与自己庆贺。此刻,我才从陶醉与深思中回过神来,不由地在心里夸赞着两位可爱的孩子。我正推测他们应该是兄妹俩的时候,听到了他们亲热友爱的对话。

“哥哥,我跳得不错吧?”女孩子很期待地问着男孩子。

“很棒!哥哥向你学习。”男孩子夸奖着自己的妹妹,还伸出右手大拇指为妹妹点赞,另一只手拿着他心爱的口琴。

小女孩乐坏了,欢欢喜喜地向公园的里面跑去,应该是寻找他们的父母吧,也许是想跑着玩一会。

我下意识连忙礼貌地问男孩子说:“小帅哥,你的口琴是跟谁学的呀?”

“是我爸爸教的。”男孩子很有礼貌地回答我,并快速地去追赶自己的妹妹。他应该是想要看护好妹妹,因而跑得很快。

看着他们兄妹俩远去的身影,依着同色得体的兄妹装更加耀眼夺目。他俩真是一对活泼可爱的兄妹,真是一对别具一格的兄妹,真是一对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兄妹。

好孩子就应该多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培养出来的。从这两位兄妹的着装打扮、吹口琴与跳舞等表现来看,他们的妈妈应该是一位勤快、利索、干净,很会持家的女子,他们的爸爸应该是一位多才多艺、慈祥爱子的男子,夫妻二人都应该善于教育孩子,且关系和睦,还能以身作则,因而一对儿女才能够同样多才多艺,才能够亲密无间,才能够快乐幸福地享受着生活。

好孩子就应该是活泼可爱的,就应该充满阳光的,就应该是充满朝气的,就应该是天真快乐的。在这对兄妹身上,我看到了孩子的天真、朝气、阳光与可爱,实在是不容易。就在他们兄妹俩尽情地玩耍,尽情地快乐,尽情地享受生活时,我们的不少孩子又开始了暑假期间的上补课班、上强化班、上特长班,上兴趣班的单调而紧张生活。这些孩子的父母会认为,只有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拼命地补课与强化,孩子才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其实一张一弛,随自然所为,是最合理、最科学、最有效的。在暑假里,让孩子适当休息一下,让孩子自由快乐玩耍,让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天性,让孩子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才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发挥特长,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好地全面成长。

好孩子就应该是别具一格的。好孩子应该都有自己的所长,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自己的朦胧追求。我们的家长为何要千篇一律地给孩子补习各种课程,或提前上各种形式的课本知识呢?其实,书本学习,或者说单纯的知识学习,只是孩子的一种学习,孩子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学习,我们要重视与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且德育通常要重于智育,才可以更有利于孩子快乐健康全面成才起来。

当前,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绩,我们父母在三四线城市,每年给孩子花的课外班费用高达五六万元的不在少数,孩子往往是周末与假期里比正常上课时还要忙碌;另一个极端是家长对孩子“放羊”,也就是不管不问了,认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是王瘸子的腿扭住了筋——没救了,自己更不能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孩子的最近最好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塑造着孩子。不管是过度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还是对孩子学习“放羊”的父母,都应该给孩子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与孩子一起锻炼身体,与孩子一起进行比赛,与孩子一起不断进步,都是有效的很好的教育方法。

之所以认为我亲眼所见的一对兄妹的举动是新奇的,是因为有如此表现的孩子在上世纪末之前还可以经常见到,现在真是太罕见,太稀少了。也正是因为这对兄妹的父母应该是发挥了榜样的作用,两个孩子才可以如此自自然然地拥有才华,才可以如此天真无邪地展示才艺,才可以如此快乐幸福地享受生活。

但愿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如这对兄妹快乐成长的孩子,遇见更少在街上匆匆忙忙赶去补课的孩子。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