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量增加学生的活动课——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四

日期:2025-04-13 18:10:29 浏览:

要大量增加学生的活动课

    ——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四

                         刘庆坤

 

我们每位成年人都有自己快乐玩耍的童年与少年,而最近二十多年以来出生的孩子,尤其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却被我们大人剥夺了大量玩耍的权利(时间)。这是我们当下教育弊病带来的主要结果之一,才使得孩子只能一心一意讲学习,也才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倦了学习,不用心学习,低效率学习。

我们当下的孩子教育形成这种局面原因有很多,如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压力的加大、父母的短视与盲目攀比思想、老师与学校功利思想过重、职能部门管理形式主义等,一时应该是难以治理,而大量增加学生的活动课、劳动课、游戏课,则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可以弥补孩子严重缺少玩耍时间的现实问题,而且孩子们也会乐意接受,效果也一定是极好的。

而当下的实际情况是,孩子们就是想着或进行了在课间时间或活动课上自由活动,学校与老师害怕出现安全问题,而禁止孩子活动,至少是不支持孩子的各种活动,还美其名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的安全是头等大事。”按照如此逻辑,孩子玩起来,就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那孩子都老老实实地困在教室里,都傻傻地站在走廊上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吗?

固然,由于当下的孩子多是独生或双生子女,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等,孩子们变得娇贵了,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安全压倒一切了,这只是不作为的借口,只是懒人思想在作怪,实在是要不得。试问:我们人会因为吃饭不小心,咬住了腮帮子,就停止进食吗?估计生活里几乎没有,除非是腮帮子严重发炎,不能进食了。

同理,我们可以因为偶尔的安全问题,而限制,乃至禁止孩子们活动吗?在当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多,而否定的少,因为我们的领导者与老师都有不找麻烦的思想,或者有随大流的思想,而不想做所谓被枪打的出头鸟。按说,出头鸟是积极行动,而同时也会带来安全、出风头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应该是不少学校里、班级里在非上课间里死气沉沉、鸦雀无声或趴着睡一片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显示出的安稳局面违背了孩子们的天性,限制了孩子们的天性,乃至剥夺了孩子们的天性,背离了孩子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不利于孩子们自由快乐健康全面成长的。

这种保守且消极的顽固思想,这种不主动作为的惯性思维,要想打破,估计短期内相当难,首先我们相关决策部门、职能部门与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并达成共识;其次,切实抓好孩子活动课的落实与开展工作,把其做细做到位;最后,要做好考核关节,即主管部门严把考核关,监督与督促学校与老师上好活动课。

我们要提高对活动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大量增加学生的各种活动课,可以确保孩子锻炼身体的时间,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特长,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孩子身体变得强壮起来,有利于孩子们精神变得阳光一些,有利于孩子们性格变得活泼一些,也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变得高效一些。再说,如果孩子们的身体都达标了,也就可以取消中考体育加试,并可以节省相关人员的大量时间,也可以节约政府与千万家庭的支出。

为了确保孩子的学习时间,活动课的开设与增加可以采取递减的办法,大致可以小学13年级可以每天开设两节活动课,4至六年级每天开设1节活动课,初中76年级开设一节活动课或隔日开一节活动课,九年级与高中可以据情开设。

至于活动课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可以是相对静态的活动,如玩传统游戏《逛京城》(又名《走北京》)《捡小棍》《变绳》《官打捉贼龙》《拾石子》《大压小》等,可以玩动态的游戏,如《打陀螺》《打木嘎》《捂眼猜人》《黄鼠狼顶鸡》《捉迷者》《击鼓传花》《闯关》等;竞赛型的游戏,如《拔河》《跳远跳高》《掰手腕》《踢鞋》《踢球守球》《》《推铁环(比赛)》等。此处不再多说,笔者在前面《让孩子多玩传统游戏》一文已有详尽说明。

非游戏的活动也有许多,如各种形式的小型趣味运动会、手工制作、剪纸绘画、小科学实验、演讲(说故事等)比赛、模仿秀(模仿表演)、短剧排演、特长展示(表演)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有老师定题或确定形式,有学生自己准备与组织;可以师生一起出主意,一起准备,一起参与;也可以有学生自己确定内容或形式,由老师把关,再举行,当然,完全交给孩子,有班干部牵头,他们自己开展相关活动,也是可行的。

另外,走出校园,举行课外活动,也是可行的,例如组织孩子远足,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可以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组织孩子郊游,可以走进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既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又增加了对野外的认知,扩大了视野;组织孩子逛公园,利用其公共设施,孩子们也会是收获颇丰。

总之,办法是想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学校与老师图省事,不去作为,办法就会自己出来的。只要是学校与老师认可要多给孩子活动的时间,支持孩子们多开展活动,孩子们是有好多我们大人想不到的好办法的。

我们如此来做,让孩子们的活动课真正“活动”起来,孩子们动手、动腿、动口、动大脑,积极性、主动性就充分发挥起来了,释放出来了,孩子们也就能更自由更快乐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起来了。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