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应该实行合理分层教育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八

日期:2025-04-13 18:18:03 浏览:

中学应该实行合理分层教育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八

                                       刘庆坤

当下,相关专家与学者(可能有名不属实的,尤其是网络上的自称者)关于中学实行分层教育的建议在网上与民间热议起来,而且争论不休,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认为,争论双方都有理,也都没有理,因为双方都强调了自己一方的理,而忽略了对方的合理之处,再说,完全合理的建议估计世上也没有,只能是相对合理,也就可以实行之,不可能有无争议的100%的赞成。

不过,笔者关于中学应该实行科学合理的分成教育,其内涵与我们的专家与学者(尤其是网上冒充的)的分层教育有本质区别,即学学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实行分层教学,也就是实事求是地分成快班与慢班,或者是更多的层次,然后因材施教,即根据孩子进入初中与高中的实际成绩来分班。这一做法虽然违背我们当下提倡与执行的均衡教育政策,但是好多学校都在悄悄地进行中,尤其是高中几乎已经公开化,也得到家长的普遍接受与认可。而初中只是有一部分学校在提心吊胆地进行中,争议相对比较大,。其实,从初中开始分层教学,要好于从高中再分层教学,因为在初中更容易给差生补课。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不如公开化(放开化)、合理化(或合规化、合法化),理由如下:

首先,最大的收益者是大量成绩中等生与差生。尤其是差生,只有分在一个或几个班里,有热心老师根据他们实际情况,给他们补课,即补小学没有学好的知识,他们才有希望追赶成绩中等与优异的学生,至少可以不断地缩小距离。

笔者本人也是分层教育的受益者,故而一直赞成实行分层教育。1983年秋季开学,笔者在一所郊区中学办的高考复习班学习,学校复习班有两个,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为了提高我们复习生的英语成绩,学校特意花钱从校外聘请了一位当地知名英语老师给我们上英语,他面对的主要是英语成绩(基础)好的学生,我们不少英语基础一塌糊涂的学生,如同听天书。当年,好多高中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高中生英语基础差得几乎等于零。笔者在初中时一节英语课都没有学过,进入高中始终如听天书。我们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把实际情况反应给学校领导,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把两个复习班在英语这一课分成快班与慢班,复习生可以自由选择。笔者自然是选择了英语慢班,在慢班英语老师任杰有针对性地教授下,我们慢班学生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当年好多复习生也就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其中也有笔者。

其次,老师实施教学难以兼顾所有学生。平行班里学生成绩(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比如千米跑,一个孩子已经跑了八百米,另一个孩子才跑到二百米,怎么可能去追赶前一个孩子。再说,老师是人不是神,他们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有的老师工作积极性还有待激发,以及他们自己可能要在提升教学水平上主动起来。

第三,成绩差的学生在目前所谓的平行班级里就是活受罪。让成绩差的学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里,就是坑害差生,就是违反科学,而我们却提倡这么做,对差生来说,应该就是适得其反。这些差生在小学应该是已经坐了三五年的晕车,进入初中继续做晕车,实在是不应该,只有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补课,他们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至于成绩差的家长不赞同,甚至是举报或上访,不说他们无知,只能说他们是在害自己的孩子。简单举一个体育比赛项目的例子,比如摔跤比赛,一个人仅有50公斤,其对手是80公斤,可以分在一组进行摔跤吗?家长舍得自己的孩子这么干吗?何况老师的教育与孩子的学习更加复杂呢?我们有关部门怂恿这样做的家长,与我们怂恿“医闹”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第四,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公平。老师进行教学,面相的应该是一个班里的大多数孩子,这样就满足不了优秀生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与其如此,不如把优秀生分在一个或几个班里,也可以说是开小灶,才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因此,从初中(七年级)开始就应该实施分层教学才更符合实际,才更有效果,才有利于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与其让老师在平行班里给差生成绩抓上去,又难以满足成绩优异生的培养,反而不如把差生放在一个或几个班里,也把优秀生放在一个或几个班里,有老师有的放矢地分别给他们上课。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基层的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善于代差班的学生,而且代出了成绩,也成为公认的、接地气的教育家与政府官员(教育管理者)。

在平时交流时,我们老师与学校领导喜爱说,把好班代好是本分,把差班代好是能力。所以还要有相关的措施与管理,不然就难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大致建议如下:

首先,学校要选择好代课老师与班主任。校领导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动员工作,由老师自愿报名,学校再统一安排,基本上就可以配备好代课老师与班主任。

其次,学校要做好班级分层工作。班级应该是成绩中等学生是主体,成绩优异的孩子与成绩较差的孩子可以各分两个班以上,便于对比与评价。如有三个学生成绩差的班级,分班成绩基本一致,既可以形成竞争的局面,也有利于学校考评。对差班的孩子可以从基础讲起,即从学生不会的知识开始补讲与补学,师生双方形成合力,不可操之过急,过快会达不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第三,学校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可以每个学期或每一年重新分班,即根据学生现有的成绩与表现,尖子班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班,乃至差班,成绩进步快的学生可以从普通班或差班进入尖子班或普通班。当然,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以及极少数家长的思想工作。

第四,学校与老师要做到“三个不”。即不歧视差班的学生,不放弃普通班的学生,不惯着尖子班的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为如此分层教学,每个孩子应该都可以进步,差班的学生往往会进步得更快。

第五,提前做好学生与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校能够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与支持,教学工作与管理就好开展了。如此坚持几年,效果出来了,家长也都会理解了,再继续推行下去,就没有什么阻力了,就顺理成章了,就水到渠成了,也就天经地义了。

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也可以默许学校的分层教学,至少可以先在部分学校搞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再推广。

如此细分细化班级与科学合理地分层教学,再做好管理与考评,肯定好于现在的“大杂烩”,即所谓的不分好差班,也就是家长呼吁与所要的均衡教育。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