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三

日期:2025-04-13 18:08:36 浏览: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三

                                          刘庆坤

我们的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我们祖祖辈辈也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了我们人类多样丰富、赖以生存的食物与其它所需资源。而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城市,蜗居于城市的一寓,远离了大自然。而大自然从不吝啬,也不计较,而是慷慨大方的,欣欣然然地存在着。可是当下的我们却忽视了大自然,遗忘了大自然,藐视了大自然。因而我们千千万万可爱且幼稚的孩子对大自然也是陌生的,甚至是一无所知的。

引起笔者关注这个话题,应该是十二年前春节过后,笔者带着小儿子回乡下老家给亲戚拜年,儿子非常好奇,一下车,就急忙往地里跑。大地绿油油的,微风吹拂,麦苗浮动。儿子看呆了,不解地问笔者说:“爸爸,这里怎么这么多韭菜?一眼望不到边。”

笔者愣了片刻,回答孩子说:“这些不是韭菜,是麦苗。虽然色彩一样,却是两个不同的植物。”

儿子看着一望无际的绿色麦地,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笔者进一步给儿子解释:“韭菜长不高,是一种我们经常吃的青菜,割掉还可以再长出来;麦苗可以长到半人高,割掉一般就长不出来了,我们平时吃的大白面,就是麦苗长大成熟后的果实打成的面。春节前后它俩看着挺相似,以后就截然不同了。”

儿子再次点着头,他应该是大致能区别这两种植物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豫剧《朝阳沟》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女主人公银环也把麦苗当成了韭菜,男主人公拴宝给她唱着豫剧解释。笔者与当时的小伙伴都讥笑银环虽然是城里人,还没有我们乡下小孩子见多识广,简直不是地球人。

由此可知,住在城里的大人与小孩都应该主动常常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尤其是小孩子更应该走进、亲近与熟悉大自然。如果我们远离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抛弃我们,让我们对其几乎是一无所知,甚至是颠倒黑白;而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亲近了大自然,熟悉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我们就会被大自然所折服,我们会有惊喜的意外收获意,我们会满载而归。

大自然的胸怀是无限宽广的。我们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会用无限广阔的胸怀拥抱我们,接纳我们,宽慰我们,让我们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坚定而勇敢地向前阔步走,去尽力创造自己、家庭与事业更美好的未来,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心情更加开朗、心胸更加宽广。

大自然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世上,最丰富的应该是大自然,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就是我们人类创造的新事物,如飞机、火车、航天器等,也多是受到大自然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我们走进大自然,才会知道其内涵的丰富与自己的渺小,才会增添更努力生活的决心,对孩子也是如此,养精蓄锐,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而且走进大自然,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有效学习。

大自然的颜色是纯洁自然的。无论是何种颜色都是天然而成的,无一丝一毫的加工痕迹,我们在大自然里可以放开心情,不再束手束脚,不再悲观绝望,不再迟疑彷徨,而是让人坦然面对,让人爽心悦目,让人不再设防。孩子融入大自然,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验证书本上所学知识。

大自然的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好多地方没有人类加工的痕迹,也几乎没有人为的陷阱,让我们踏在上面,心中坦然,不忙不慌,悠闲自得。孩子更是如此,可以大声呼唤,以释放自己;可以躺下消息,以放松自己;可以欣赏万物,以丰富自己;可以悠闲溜达,以思索问题;可以学着父母,以和谐关系。

大自然的动物是各司其职的。它们或自由地飞翔着,或自由地奔跑着,或悠闲地休憩着,或亲昵地交流着。是欢快的,是友好的,是可以给家长与孩子带来惊奇,带来欢喜,带来知识,带来遐想。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让我们新奇,都可以让我们心胸开阔,让我们放松开怀,让我们可以自悟自省,让我们自觉奋进,让我们坚定地走向前方。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走进大自然,孩子的收获是在课堂上无可比拟的。

父母(家长)再忙,再没有时间,哪怕相隔百里千里,都应该停止自己的一两天工作,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如果父母确实是没有时间,亲自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那一定要委托亲戚、朋友、邻居或者老师等,在他们带自己的孩子走进大自然,也请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宽阔的是空间,比空间开阔的是人的胸怀。”走进大自然人的胸怀才会更加宽阔,更加包容,更加无忧无虑。

因此,我们的家长不要迟疑,不要推脱,不要犹豫,快快行动起来,带着孩子,带着父母,带着亲友,走进大自然,呼吸其新鲜清新的空气,欣赏其美丽迷人的环境,闻闻其扑鼻而来的花香,听听其动听悦耳的鸟鸣,抚摸其柔软可爱的肌肤,拥抱其强壮有力的躯体,投入其宽阔温暖的胸怀,融入其辽阔无际的时空。

大自然是美丽多彩而变化多样的,,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最大宝藏,也是我们必须热爱与守护,尽管我们蜗居城市里,已经极少走进大自然,甚至是已经遗忘了大自然,可大自然在包围着我们,在牵挂着我们,在供养着我们,只是我们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了。而且,只要你自觉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依然会欢迎我们,接纳我们,包容我们,宽慰我们,启发我们,激励我们,推动我们。用我们的脚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手抚摸大自然,用我们的感官触摸与体会大自然,用我们的眼睛发现与挖掘大自然,尤其是真正用心欣赏与赞美大自然,我们的收获是金钱购买不来的,而且是喜悦而归,洗礼而归,升华而归,满载而归。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