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经常玩传统游戏
——浅谈当下教育问题及建议之二十二
刘庆坤
笔者接着上一篇浅说,继续聊叙让孩子们经常玩传统游戏这个话题,因为限于篇幅,上文没能展开说。
不可否认,近些年,我们的中小学“双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是十分理想,仍需要切切实实抓好具体落实工作。不然,“双减”工作可能会流于形式,会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会出现反弹。而在课余时间,包括课外活动与延时服务时间,或者是体育课、活动课上,让小学生、初中生多玩我们的传统优秀少儿游戏,就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具体做法。
上世纪的后几十年里,我们这些前后几代十岁左右的孩子,成天除了上学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之外,大多时间就是玩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游戏。我曾经粗略统计过,我们小时候玩的传统少儿游戏有上百种之多,如《大压小》《手心与手背》《踢毽子》《捡小棍》《踢鞋》《丢鞋(手绢)》《跳绳》《打夯》《晕死狗》《推铁环》《打木嘎》《打陀螺》《猫捉老鼠》《黄鼠狼偷鸡》《闯关》《老鹰捉鱼》《打手摸方位》《抓龙尾》《捂眼猜人》《架“飞机”》《跳“鞍马”》《弹玻璃珠子》等代表性的游戏,就有数十种之多。这些游戏,当年全国各地的孩子应该都会玩,只是游戏名字略有不同,具体玩法可能有些差异。为此,笔者已经写好了《少儿好游戏》一书,大约15万字,等待出版。
我们当年的孩子在周末玩这些传统游戏,在假期玩这些传统游戏,在夜晚也玩这些传统游戏,就是在上学与放学的路上都玩这些传统游戏,甚至连下课时间还是玩这些传统游戏,如玩《叨鸡》《摔跤》《掰手腕》《靠墙挤人》《跑步比赛》《单腿独立》《倒立》等。可以说,游戏几乎与我们小孩子形影不离,始终陪伴着当年的孩子们。孩子们在游戏里享受无穷的快乐,学会团结合作与相互体谅,增长生活认识与能力,学会做事为人等。可以说游戏是孩子们踏入社会的入场券,是孩子们强身健身的好舞台,是孩子们提前接触社会的前哨站,是孩子增识转智的好课堂。孩子们通过自由快乐地玩耍优秀传统游戏,收获满满,并能够受益终生。
不少人说,现在的孩子们被书本知识所困,缺少丰富的生活与基本的能力。而孩子们经常玩传统游戏就是一种轻松的好生活、好学习,并可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玩典型的优秀游戏《捉迷藏》,孩子们分成两组进行,既可以给孩子带来身心的快乐,又让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与培养公平竞争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应变能力,更可以提升孩子的聪明智慧、良好品行、顾全大局与创新精神等。孩子们绞尽脑汁,藏在别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就是一种简易的创新。而且这一切都是孩子们兴趣使然的,都是潜移默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也是孩子们心甘情愿的。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兴趣与快乐,他们自然愿意乐其不疲地玩耍,而且玩得得心应手,玩得乐此不疲,玩得忘乎所以,也在快乐玩耍中很好地成长起来。由此足见,传统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了,我们当代人放弃了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游戏),实在是不应该。
我国的传统游戏大概流传有数千年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陪伴和培育了无数代的孩子。我们当下的孩子应该继续传承、弘扬与创新下去,不能让传统优秀游戏悄然无声地离去,乃至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与其通过现代各类网络媒体,让孩子们接触与玩耍外来的暴力游戏、色情游戏、肤浅游戏、垃圾游戏,不如让孩子玩耍我们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传统优秀游戏。如果传统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乃至绝迹了,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我们要真正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并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的传统游戏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应该接触与吸取的宝藏,但是现在我们却忽视或丢弃了这些游戏。我们好多成年人不再重视传统游戏,可能已经忘得一干二清;孩子们不会玩传统游戏了,也没有时间玩了,实在是令人可惜。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传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多多玩耍传统游戏,应该是最好的继承方法,也应该是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而实际上,现在的孩子除了作业多、课外补习多之外,就是玩网络游戏或看动画片,生活非常单调与无趣。其实,现在的孩子们多玩耍传统优秀游戏,有百利而无一害。孩子们本来就应该在快乐玩耍中学习与接受新知,在快乐玩耍中健康全面成长,而传统游戏正好具有这些特点与作用,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游戏,在小学与初中的课外活动时间,以及体育课、活动课与劳动课上,让孩子尽情地玩耍与享受传统优秀游戏。只有如此,我们的传统游戏才能够在孩子的玩法中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进而才可以弘扬与创新下去。
因此,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数典忘祖,我们要让我国的传统优秀游戏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班级,走进家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并大放光彩,快乐与幸福孩子们,充分发挥传统游戏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地玩耍传统游戏,是“双减”工作切实落实所需,是转变目前教育之弊所需,是传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所需,是我们的孩子自由快乐健康全面成长所需。
(作者:刘庆坤,省作协会员,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70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与之同题材的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关心当下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出版社、影视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编辑:傅友君
b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