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的晨曦,七点的钟声悠悠敲响,电话铃声突兀响起,打破这份宁静。拿起话筒,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传来,是老朋友丁本福,他说上午要来看我。这一消息,如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十来年未曾往来的挚友即将登门,那份突然与欣喜交织的情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
丁本福,如今已是阜阳市爱心孝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还身兼安徽福喜印务公司总裁,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时光的磨砺,让他在事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丁本福始终怀揣着对公益事业的炽热之心,不遗余力地关怀社会上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以及贫困户等弱势群体。他精心筹划并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捐款赞助与扶贫举措,犹如暖阳照亮了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的生活,其善行义举收获了广泛的好评与赞誉,宛如春风拂面,温暖了人心,也为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而我和丁本福的缘分,起始于《阜阳广播电视报》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时,我在报社担任发行部主任、广告部副主任,丁本福则在照排部任职。我们情谊深厚,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宛如亲密无间的兄弟,在忙碌的工作与日常点滴中,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友谊基石。
后来,丁本福离开报社,开启人生新篇章,成家立业,创建了安徽福喜印务公司和印刷厂,事业蒸蒸日上。而我,也告别报社,投身学校教书育人的事业。在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虽不时相约相聚,但渐渐地,相聚的次数越来越少。岁月如梭,不经意间,多年已逝,思念却如陈酒,在心底愈发醇厚。
今日,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丁本福与阜阳市爱心孝老协会的同仁们一同前来探望,这份情谊如暖阳照进心间,彰显着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上午十时半,丁本福携阜阳市爱心孝老协会会长闫学红、副会长马运成,阜阳博鑫中医专科医院院长姜桂磊,以及爱心人士张宾、杜磊、任建华一行七人如约而至。他们带着水果和慰问金,那满满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我的小菜园成了他们此行的趣处。园中韭菜翠绿欲滴,小葱大葱亭亭玉立,辣椒红得似火,豆角子弯弯绕绕,瘸子(一种地方蔬菜)鲜嫩水灵,荆芥、藿香散发着独特的香气。马运成和闫学红兴致勃勃地亲自摘菜,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收获的不仅是蔬菜,更是满满的欢乐与情谊。随后,我们在我家门口合影留念,那一瞬间,笑容定格,成为永恒的回忆。
为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我拿出珍藏20年的五粮液老酒。乡村土菜,虽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辣椒炒秋葵的鲜辣、辣椒炒丝瓜的清爽、肉末炒瘸子的浓郁、凉拌豆角子的爽口、地锅鸡锅巴的焦香、荆芥的独特风味、香菜的清新、黄蒜苗的辛辣、凉拌秋葵的鲜嫩……十六道菜摆满餐桌,色香味俱全。席间,我们推杯换盏,回忆往昔在报社的点点滴滴,那些奋斗的日子、那些欢乐的时光,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丁本福讲述着他在商海中的拼搏经历,闫学红分享着协会里的爱心故事,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仿佛时光都静止在这一刻。
饭后,话别时刻来临。我送他们到门口,东旁的枣树果实累累,宛如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枝头。我用竹竿轻轻敲树,枣子纷纷落下来,拾装袋中一一送到他们手中。这枣子,带着我家的温度,承载着我们的情谊,希望他们带走这份甜蜜与祝福。丁本福接过枣子,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感慨:“傅兄,今日一聚,难忘终生。我们的情谊,如这枣树,根深叶茂,果实累累。”我点头应和,心中满是不舍。
望着他们开车离去的背影,我的思绪飘远。岁月如河,流淌不息,但真正的友谊,不会被时光冲淡,不会被距离阻隔。丁本福一行的到来,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平凡的生活,让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温暖。这份情谊,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无论未来的路有多远,我们的友谊之船,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乘风破浪,永不停航。
(傅友君/文)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