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补习班少而精上为佳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十
刘庆坤
由于中小学生学习市场的大量需求,尽管前些年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手,对校外教学培训机构(课外补习班)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治理,有的地方还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说已经全部取消补习班。但是实际上收效甚微,当下的课外补习班并没有减少,更不可能根除,反而是有增加的迹象,只是更隐蔽一些,更家庭化了,收费更高一些,反而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想起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困惑了多年。笔者最新的结论是市场有需求,也就是千千万万的家长(或家庭)需要,补习班的老板与老师有利可图,一些管理者也可能参与其中,或从中捞一些好处,自然是课外补习越来越火,只是大多成为了不在明面上的、烧不尽的“野草(背地里的草)”。
在二三十年之前,社会上几乎没有校外补习班,就是补课也基本上由学校老师给学生进行无偿补习,效果也不错,不少孩子通过补习与苦读,考上中专与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当下补课是私人化、市场化、商品化与攀比化了,而且是市场需求有增无减。眼下,随着高初中“双休制”的落地执行,估计课外补习班会更火。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家长要如何适从才更好呢?大致应该是跟风者众多,且只会增加而难以减少。
笔者建议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对待孩子的课外补习。根据笔者的了解与调查,建议如下:
首先,补课不是万能的。好多家长认为给孩子报校外补课班,孩子的成绩自然就能提升,那是高看补习班了。一因是,孩子每周上五天课,学习都不太理想,半天或一天的补课就能效果明显,多是不太现实的;二因是,补习班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如果选择不好,就会花冤枉钱,并浪费孩子的时间;三来,就是一对一的辅导,老师也不一定了解孩子,老师也不一定能走进孩子心里,再加上老师的水平与责任心、孩子的学习动力与专注力等问题,如果这些不能过关,盲目补课一样不会有好结果。
正是因为如此,笔者在前文里就建议最好有家长自己给孩子补课(在小学阶段),而且并不难,只要家长先了解熟悉孩子的教材,再根据孩子的实情辅导,效果一定会更理想。退几步来说,大不了家长现学现卖,或者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此来做,既可以提高孩子成绩,又可以让自己有不少意外收获,还可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促进孩子自觉学习。近些年,媒体报道了不少父母与孩子一起进步的典型事例,他们辅导孩子或陪读孩子,自己与孩子同步学习,乃至一起考大学,都有了满满的收获。
其次,不要报太多的的补习科目。老话说:“贪多嚼不烂。”给孩子补课也是一样,一定要有针对性,千万不要补的科目太多,也不要重复补。有的家长给上初中的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都补。笔者建议,一定要明智选择所补课目,最好是根据孩子实情所需,补一两科,最多三科就行了。重复补课是指一部分家长在一个科目上,能给孩子报两个补习班,一个是随教材班,一个是超前(先于学校的教学进度),或者一个是基础班,一个是加强班。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给孩子打疲劳战,大多是适得其反。
第三,一定不要给孩子超前补课。除了极个别智力超长的孩子,超前上课是没有不要的。家长千万不要相信补习班一个暑假几十天的时间给孩子把七年级,乃至八年级主科上完,有利于孩子入学以后的成绩提高的鬼话,这是在害孩子,因为学习不可能是速成的。补课是补差,不少超前上课的教育机构 ,几十天就能把一两年的课上完且学好,那还要学校干什么?干脆把学校砍掉或改为补习班算了,切记:一口吃不成胖子,循序渐进才会有实效。再说,提前在补习班里把书本知识学了,孩子在学校里就不一定认真再听老师讲了,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
第四,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给孩子补课,常常会跟风,会自己做主,反而忽视了最关键的人物——自己的孩子,导致效果大多不理想。只有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同意乐意补课,再与孩子一起确定补什么科目,孩子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并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赠给家长两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给老牛喝水不能强按头”。
第五,一定要经常关注正在补课的孩子。好多家长在孩子上一年级时,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与老师,就可以在学习上不管不问了。由于忽视了家长自己的责任与作用,孩子往往在学习等方面多不会如意。给孩子报补课班,一定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一定要做好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矫正、及时与补课老师沟通等关节。如此来做,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有提高的可能。不然,就是浪费孩子的时间,就是花无用的钱,就是劳无用功,就会孩子受气、家长生气,也就是说补课的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第六,建议家长虚心向孩子请教。家长向孩子请教,虚心做孩子的学生,也是一种灵验的教育方法,例如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孩子的题目做错了,不一定要直接指出来,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题目自己怎么不太明白,或者感觉好像做得不对。这种虚心可以是真诚的,也可以是故意巧妙设置的,即装出来的,但是不能让孩子知晓,不然,可能达不到目的或适得其反。
总之,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真正需求,并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合理精炼且尽量少点给孩子补课,同时不忘做好督查工作。
(作者:刘庆坤,安徽省作协会员,在《新安晚报》等媒体公开发表文学作品60余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对孩子教育有兴趣的出版社、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