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时间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七

日期:2025-03-30 19:37:40 浏览:

 抽时间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浅谈当下教育弊病及建议之七

                         刘庆坤

 

笔者在前文里已经提到,当然古人早就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伙伴,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孩子至少要终生与父母相比较。由此可见,父母及其他身边的长辈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之重要,其作用是其他人无可替代的。

父母可以对孩子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小到一句话、一迈步、一挤眼,大到为人处世、目标追求、人生成长。而且这些影响是是点点滴滴的,是有意无意中模仿的,潜移默化的,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也多是孩子终生难以忘记的。因此,父母平时不可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孩子的口头禅大多是模仿与学习父母形成的,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接触最早最多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可信赖的人,父母是孩子最离不开的人。

当下,为了家庭的生计问题,父母整日忙于上班或做生意,有时可能忙得焦头烂额,有时还要走南闯北,有时还要多日不沾家,缺少对孩子的正常陪伴与交流,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学校与培训机构,或者是托付给自己的长辈与亲戚,有条件的家庭,则有保姆看护孩子。这是我们生活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得不被动接受,不得不顺应趋势,不得不割舍对孩子的疼爱与教育。这些都是我们父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不能成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理由与借口,父母更不能放弃自己养育孩子的职责。

古人早就告诫我们:“子不教,父之过。”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能尽力陪伴孩子,让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甚至走向了歪路邪道,则会后悔晚矣。笔者有一个农村朋友,他只有一个儿子,托关系买人情上了一所城里不错的初中,给孩子在校外租好房子,给孩子留下足够花的钱,两人跑去外地打工挣钱。一年不到,儿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有原先的成绩优秀生变成了倒数生。夫妻二人赶忙回来陪伴儿子,儿子高中毕业,勉强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而原先成绩不如其的同学却考上了重点大学或理想大学。其父亲见我时,后悔得头摇成了拨浪鼓,口里连连说“划不来,划不来!早点陪伴儿子就好了。”

鲁迅先生告诫我们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一般家庭的父母正常上班时间每天是八个小时,最多也就是十个小时,每天完全可以抽出两三个小时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做法可以是比较固定的,也可以是灵活多变的,还可以是见缝插针的。

对于“怎样用心陪伴孩子”这一话题,笔者大致建议如下:

第一,时时刻刻给孩子做出榜样。父母与孩子在一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到孩子。例如尊重长辈、平等待人问题,我们的不少父母做得并不好,尤其是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公婆不够礼貌与尊重,对自己的亲戚与丈夫的亲戚厚此薄彼,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认识、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影响孩子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品德与行为,甚至让孩子对自己厌恶,又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乃至恶劣的影响。如此父母一定要痛而改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第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课堂,父母齐心协力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美满的家庭,孩子就可以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与成长在其中。如果家庭出了问题,往往受害最大的就是无辜的孩子,例如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父母矛盾大,心里想离婚,都会拖到孩子高中毕业,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让孩子可以一门心思地学习。笔者非常钦佩这样的父母,至少他们心里装着孩子。

第三,重视与孩子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父母要多关注孩子方方面面的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能忽视。例如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父母要及时与其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发生变化的原因,给与孩子适当的分析、指导与鼓励,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第四,培养孩子的好兴趣、好习惯、好性格与好品行。例如对孩子兴趣的发现与培养,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诉求,发现其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并提供其体验的机会。例如让孩子接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棋艺、科技等,看看孩子对哪一项或两项活动兴趣更大,再加以适当训练,孩子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特长,也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切记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学你认为好、孩子却不愿学的所谓特长,因为“强扭的瓜不甜”,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大多不可能成为孩子的特长,甚至可能成为孩子的累赘。

第五,共同策划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如郊游、打球、游泳、骑行等;也可以策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邀请几家人一起到郊外野餐、开车出去旅游、带孩子去孤儿院慰问与体验、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和孩子共同参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其活动能力,开阔其视野,增长其阅历,还可以增加其幸福感,提升其能力,塑造其品行。

第六,鼓励与支持孩子邀请好伙伴来家里做客。父母一定不要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其好伙伴交往,可以关心、了解与提出建议,要鼓励与支持孩子的正常来往。因为孩子与好伙伴适度来往,可以减少孤独,可以相互学习,可以增长交际能力。

第七,妥善处理与孩子的冲突。在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与孩子会有磕磕绊绊,甚至偶尔可能还要发生较大的冲突。切记一定轻易不要向孩子冲动,“冲动是魔鬼”,要以理服人,不能压制孩子,更不能冤枉孩子。如果明确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尤其是较大的错误,还屡教不改,可以适当处罚。如让孩子写保证书,并贴在其房间的墙上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面壁或罚跪思过,并口述错在何处;可以罚孩子几天不要吃荤,让其增长记性。当然,平时还是要以沟通交流、鼓劲加油、帮助提醒与表扬奖励为主。

父母抽出宝贵的时间好好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与孩子一起学习进步,与孩子一起快乐幸福,也会一起分享收获,而且是硕果累累的喜人收获!

 

(作者:刘庆坤,安徽省作协会员,在《新安晚报》等媒体公开发表文学作品60余篇,出版有散文集《少儿好时光》。另外,创作有六部作品集、两部剧本待出版或拍摄,真诚希望对孩子教育有兴趣的出版社、拍摄公司与笔者联系,手机:13705583779。)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论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