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湖心岛观风景

日期:2022-01-18 14:08:41 浏览:

登湖心岛观风景
 

安徽作家;薛明章

         秋末冬初,我随旅游团去了趟姥山岛。姥山岛地处全国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的湖心人称湖心岛。
         早晨八点多钟满载游客的大巴车穿过桥梁涵洞、越过沿途村庄树林,顶着晨露早早的到达了轮码头,等船观岛的人很多,排队扫码量体温,一个个络绎不绝地进了船舱,烟雾浩渺的天空笼罩在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我站在船头的一角,举起照相机,不时“咔咔咔”的按下了快门,这里的风景尽收眼底,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图景装进了相机的储存库。阳光穿透雾霾,泼光粼粼,在湖面上闪烁,就像一道道闪电,穿透湖底又升腾在湖面上,霞光万丈,顿时驱散雾,晴空万里,湖心岛显现在眼前,大轮顶风破浪,一个浪潮打过来,左右颠簸,水面上打着涟漪,水鸟随船而翔,一会儿一个俯冲跌入湖面,又一个俯冲跃上天空,在浩浩荡荡的水面上自由滑翔,我抓拍了一个又一个盛景,恐怕失去每一处美景。
         姥山岛是湖中最大的岛屿,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为八百里巢湖惟一的“湖上绿洲”。关于姥山岛的传闻很多,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仙人道姑经过此地,落泪成湖,摇扇成山。也有说,“巢州沦陷”时,焦姥为救乡邻,自己被洪水吞没,化成一座山,被后人称为 “姥山。”导游小姐边走边娓娓道说。
          姥山岛人文景观丰富植被茂密丰盛,花草锦簇大约半个多小时,轮船到岸。游客兵分两路,年龄大的,不愿意步行坐游览观光车,我想亲临大自然,就随导游徒步而行。姥山岛四周环湖,涛涛的水声不时撞击着山脚,混浊的浪花在水面上荡漾,我好像置身在这花果山水帘洞之中。这如画的风景、美景让我瞠目结舌,不知用啥语言,啥词语去表达、去形容。我不是李白、杜甫无法用诗词歌赋去赞美,更不是大文学家用豪迈的笔墨去描述,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呆了。虽说是初冬,这里却一派绿意盎然。嗖嗖的冷风,雾霾霜寒却没有摧残挺拔绿色的植被。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火红的枫叶翻卷、金黄的银杏叶在枝间摇荡,红绿相间,摇红了山顶,摇绿了山坡,构成了一副美妙的山水画卷。我顺着台阶一步步往山顶爬去,不时喘着粗气,身上汗津津的。总归我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后面快些,跟上了。”导游小姐在一个劲地催促。
         导游小姐是个年轻 的美女,能说会道,口无遮掩,滔滔不绝。他告诉大家说:“姥山岛的风景分两部分组成。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系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的。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如今圣妃庙依然香火旺盛,香客踏至纷来,热闹无比。岛麓还有一华藏净寺,始建于三国之后两晋之初,约有一千八百年历史,山巅的文峰塔建于崇祯四年塔高七层,51米,133级,塔系条石青砖结构,层层飞檐走角,八角对着八方,角角装有铜铃,外观雄伟,结构精湛,无论是木雕,还是砖雕都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入塔内,门梯交错,就像进了神仙洞。每层塔壁四周或题词,或诗文,或砖雕佛像。塔内藏有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额和802尊砖雕佛像。
          我登塔而立,耳边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踏云破雾,飘飘渺渺,倚窗凭栏远苍茫的湖面上,烟波浩淼,水波荡漾,水天一色,群鸟飞翔,银光倒影,游船点点,令人心旷神怡。离塔不远处,有座圣姥庙,春秋祭祀焦姥。红楹青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返回的路上,碰到正在清理落叶的山民,闲聊中,方知这里还住着200多户人家,他们靠山吃山,凭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他指了指山脚下的一栋栋房屋告诉我,那是村里的食品加工企业,那是村里的古玩小市场、那是游船制造业,那一片是蔬菜水果大棚,是湖岛养育了他们,使他们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
           回首再看姥山岛,蔚为壮观,就像一艘远航的货轮,杨帆启航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散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