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维权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薛明章、张太平、胡显富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功能的不断深入,网络化的普及,给老年人维权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加之一些老年人法律意识不强,维权出现短板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应对,本文结合本区一些维权工作的案例进行分析,谈点对策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 维权 问题 对策建议
一、老年维权工作的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阜阳市颍东区常住人口已达到538187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76342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261845人,占48.65%。60岁及以上人口为93225人,占17.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 76372人,占14.19%。由此可见,老年人口逐渐在增加,对经济社会的压力日益突出,维权工作越来越明显,切实保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极为重要。
二、老年人维权难的具体表现
(一)不知如何投诉
往往老年人明知道自己受骗上当了,想投诉又不知道如何投诉,到那投诉,咋投诉,尤其是农村老人家庭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一是出门难,二是找人难,三是写投诉材料难,多数老人都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找谁代笔是个难题,村里没有维权机构,村里叫找消费者协会,他们又不知道啥叫消费者协会,到那找。投诉成了老年人维权短板。
(二)忍气吞声吃哑巴亏
一般农村老人到超市商场购物不喜欢保存发票,到集市购物没有发票,颍东区乌江镇一位75岁的李老太,在一家食品超市买了一块三文治火腿肠,吃过拉肚子,去找超市,让他提供购物发票,她傻了,和超市人员吵的不可开交,最后仍然不了了之。商家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无凭无证咋赔,老太太憋屈,到家哭了一场。
有的愿吃哑巴亏,自认倒霉,揉揉肚子忍了。冉庙乡刘老爷子,儿子在外打工帮他买了一款智能手机,上初中二年级的孙女教会了他一些操作功能,滴滴铃声一响,打开一看是一则小信息,人头闪烁,恭喜发财,打开是300元红包,让他立马点领取,箭头不时的在晃动着,他感到好奇,一点,让他输入身份证号码、验证码和银行卡号,结果信息被盗,损失2千元。插花镇的王大妈接到一个电话说:“妈,请你赶快打1.6万元钱过来,我碰人了,正在医院。”老人一听儿子出事了,啥也不顾,不加考虑地按对方打来的账号一分不少快速打了过去。几天后给儿子通电话问情况,才知上当,但又不敢和丈夫讲,又气又恼,生了一场病,差点要了命。
骗子专瞄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一些经营者用小恩小惠的手段,以几个鸡蛋、一个塑料盆、一把剪刀等为诱饵,打亲情牌,以虚假宣传价格误导骗取老年人购买。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以办养生讲座为名,现场体验等招数,推销产品,搞促销活动。新华办事处的一位姓牛的老人,有腰间盘突出症,上了几场课后,花8000块钱买了一张按摩保健床,半年也没见病症减轻。口孜镇的一位老人误听游医的说教,3万元包治高血糖,同时还与患者签订协议,老人信以为真,说又合同怕啥?结果忽悠不少老人上当。这些骗子专门利用老年人识别能力差,相关知识缺乏,坑害老年群体。正午镇的吴大爷在街上溜达,被拉进茶馆喝茶,参观玉器收藏品,送精美礼品,花了2千元买了一只玉像,上面还带着泥土,金光闪闪,说是刚出土的文物,价值丰厚,极具收藏价值,过了一段时间,找行家鉴定,说是水晶塑料的,去店里理论,老板说他只是租我场地,人早走了,我们也不知道是假的,你们是当面谈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管不着俺的事。吴大爷自知理亏,又不敢跟儿女们说,哑巴吃黄连,苦水往自己肚里咽,不然还能咋办呢?
(三)家庭抱怨受夹眼子气。
口孜镇有一位老人发财心切,在一次的现场宣传活动中他动心了,在一家小店铺里,几个外地年轻人在向来访的大爷、大妈推介他们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新型麦苗。这些老人都是被送鸡蛋、挂面、盐、酱油等礼品所吸引过来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们,投资一盆麦苗只需交3千元的保证金,可以签订为期一年或半年的合同,合同期间每盆麦苗每月返还100元劳务费,合同到期后返还质保金,还邀请大家派人到公司参观,包来回车票,包吃住。王大爷当场买两盆,并签了合同,结果只拿到两个月的劳务费,最后,打电话不接,再也找不到人了。同类有偶,一家公司以电器入股的方式为诱饵,专骗老年人,买一台带有充电宝的空气净化器,只需1000元,由公司包租赁,一月返现金100元,多买多租,返租金以此类推。公司租车接送老人参观,购者拿了两个月的租金,人去楼空,钱全打水漂。
枣庄镇有一位姓耿的大爷,今年67岁,严重的前列腺炎搞得他很苦恼。不能坐长途汽车,不能在人多的公厕小便,有人就解不下来,尿频、尿急、尿等待搞得他苦不堪言。听收音机说一家藏药包治前列腺炎,打进电话前100名有奖。送精美收音机一台,免费赠送10包药。参与有奖问答的,答对的前三名赠送扫地机一台、氧气机一台,价值2000元。耿老爷子想花1500元购药款,有运气拿个前三名,值了。没想到,他的运气这么好,真的拿到了。后来,在和其它村的老乡交谈时,才知道他们俩买的都是同一个地方的假产品,都拿到了一台吸氧机,才惊呼上当了,吃了一点作用都没有。
刘大妈爱炒股,认识了一个朋友,说炒股不如炒期货赚钱,来的快。她先期投入3万元开了一个账户,都是朋友帮助炒作,不到半个月账上就多了1.8万元,刘大妈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朋友又叫她投入1.2万元,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结果不到两个月血本无归。儿女知道抱怨,又不敢说出真相,只好老鼠跑到风箱里——两头受气。62岁的丁老爷子在百度上看到一个叫“尚某某”老师讲的视频,讲的是一些炒股知识及如何带大家炒股赚钱,他听了以后感觉不错,就加了对方微信,“老师”将每天听课学习的网站发给老人,又推荐下载一款“企业微信”共同交流,就这样,丁老人一边在家边学习投钱,一个多月投进20多万元,后来被儿子发现,提醒他千万别上当,恐怕是个骗局,立即上网,网站无法打开,投的钱也无法退回。
(四)老人的自主权受到干涉,不孝子女大有人在。
有的老人再婚,子女不同意,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儿女们住在新盖的楼房里,他们依然住在低矮的老房里,又潮湿又阴暗,,极个别子女不敬孝道,又不想向外说,起诉维权又怕坏了儿女们的名声,乡村振兴了,农民有钱了,谁能想到这些老人还过着这么不称心的日子。
三、产生的原因分析
老年人维权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存在于社会、经济、家庭等方方面面。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淡薄,维权能力不足。
居住在农村的老年居民,大都是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他们很少有文化,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对法律知识一窍不通,侵权了,也没有能力去维护,更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之目前老年现行法律法规滞后,现在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简称《老年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老年人需求权益的不断变化,各地又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得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加上指导性条款多,可操作性条款线条粗,法规不够完善具体,内容不够全面,老年人法律保护的强制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划分不够明确,使得对不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的行为约束和惩戒力度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老年维权工作的开展。
(二)赡养义务缺失,不尽孝道时有发生。
在调查中,有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儿子、儿媳都不孝顺。能帮他们干活做饭,就有饭吃,不能干活,帮助带孩子,看脸色不讲,更重要的连饭都吃不上。吕大妈声泪俱下地和我们吞吞吐吐地说,有一次发高烧躺在床上,连人端口水都没有。我们让他去告,她摇摇头说,告啥,是自己的孩子能干吗?还有一位王老爷子,年轻时做生意,手里有几个钱,子女们对他都孝顺,一旦钱哄完了,脸也变了,儿媳还骂他“老不死的。”像这样的案例农村还不在少数。有的儿女养老还互相推诿,把老人像踢皮球一样推来踢去。
(三)老年人的经济财产受到侵犯,婚姻受到干涉。
河东社区有一位退休老人,今年80多岁了,老伴刚过世的几年,儿女们都很孝顺,其目的是看到他手里的退休金和一处房产。自从金老头和童大娘有了黄昏恋,儿女们冷眼相对,一处拆迁的住房赔偿款也被他们瓜分了,逼着两位老人分手。老金是文化人,但他不去法院告,为啥,没人能理解,只有他自己知道。
(四)老龄部门“法权”受限,职能不到位、经费欠缺。
老龄部门老年维权工作的重点在于维权,而维权的开展和执行需要司法权、行政执法权、处罚权和监督权,作为老龄部门是没有这些权力的。仅有的是监督权,在没有其他配套权力的支撑下监督权显得力不从心,以至使老龄部门的老年维权工作出现了想管、要管,应该管,却没有管理所需的权力,维权工作往往需要通过别的部门,经手很多次才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被动局面。原来老龄办挂靠民政局,现在是卫健委的一个职能部门,只有兼职人员管理,乡镇(办事处)和村级老年协会几乎很少有活动资金,老年协会人员多数来自退休人员,不要报酬,自愿为老服务,真正想为老年人维权也比较难。
四、对策建议
(一)学好法,强化维权意识
乡镇村(居)两级老年协会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组织老年群体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同时兼学一些其他法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增强以法维权意识,着力抓好老年人维权落实,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健全老年维权体系,着力加强老年工作部门。
一是要加大司法体系的维权合力。积极搭建司法体系的老年维权机构。以法律援助为老年人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保驾护航,实现公平正义。这一点,阜阳市颍东区老年协会做的就比较好。区老年协会专门聘请了一名律师,配有专门办公室,挂有“老年维权服务中心”的牌子,免费为老年人维权服务,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和老年人的好评。
二要加大老龄部门的建设力度。配强人力,给予财力支持,确保工作能正常运转。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聘请法律义务监督员,为老年人宣传法律知识,提供维权服务。对不能走出家门的老人权益受侵犯,进行上门服务,帮助调解、上诉进行相关处理,同时,收集老年人的各项需求以及对老龄工作的意见建议,使之老龄工作更贴近老年人群,贴近生活、促使老龄工作蓬勃发展。
(三)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加大司法体系的维权合力。
现在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困难老人增多,对这些老人的维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给予一定的法律援助。帮他们提供维权依据,维权投诉机构。消费维权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房产维权要向房产部门投诉,劳动侵权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投诉、合同侵权要向工商部门投诉,民间借贷欺诈,要向法院起诉,电信网络诈骗要向公安部门投诉,总之,这些部门要形成法律维权合力,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维权问题,让他们安度晚年。
(四)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建设,严厉打击各种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分子。
按照十四五老龄工作规划建设要求,颍东区老年协会把老年维权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抓紧抓实,同时作为协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的重要内容,按时检查落实,真正做到了对老年维权工作真抓实干,毫不懈怠。
为进一步抓好老年维权组织建设,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党政主导,有关涉老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老年维权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维权工作的协调与领导体制。协调在维权工作中十分关键,各方面的机制都建立了,中间需要搭建协调平台,维权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由谁牵头十分关键。应该属于那方面的维权问题,由直接部门牵头,共同解决老年维权问题。
二要加强老龄办内设维权机构建设,市级要建立老年维权服务中心,县(区)要建立老年服务站,乡镇建立老年维权服务室,村级要建立老年维权服务岗,上下形成一条 龙的维权服务体系,积极化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薛明章,颍东区老年协会副秘书长、阜阳市老年协会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在全国《肉类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傅友君
作者:薛明章、张太平、胡显富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功能的不断深入,网络化的普及,给老年人维权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加之一些老年人法律意识不强,维权出现短板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应对,本文结合本区一些维权工作的案例进行分析,谈点对策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 维权 问题 对策建议
一、老年维权工作的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阜阳市颍东区常住人口已达到538187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76342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261845人,占48.65%。60岁及以上人口为93225人,占17.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 76372人,占14.19%。由此可见,老年人口逐渐在增加,对经济社会的压力日益突出,维权工作越来越明显,切实保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极为重要。
二、老年人维权难的具体表现
(一)不知如何投诉
往往老年人明知道自己受骗上当了,想投诉又不知道如何投诉,到那投诉,咋投诉,尤其是农村老人家庭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一是出门难,二是找人难,三是写投诉材料难,多数老人都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找谁代笔是个难题,村里没有维权机构,村里叫找消费者协会,他们又不知道啥叫消费者协会,到那找。投诉成了老年人维权短板。
(二)忍气吞声吃哑巴亏
一般农村老人到超市商场购物不喜欢保存发票,到集市购物没有发票,颍东区乌江镇一位75岁的李老太,在一家食品超市买了一块三文治火腿肠,吃过拉肚子,去找超市,让他提供购物发票,她傻了,和超市人员吵的不可开交,最后仍然不了了之。商家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无凭无证咋赔,老太太憋屈,到家哭了一场。
有的愿吃哑巴亏,自认倒霉,揉揉肚子忍了。冉庙乡刘老爷子,儿子在外打工帮他买了一款智能手机,上初中二年级的孙女教会了他一些操作功能,滴滴铃声一响,打开一看是一则小信息,人头闪烁,恭喜发财,打开是300元红包,让他立马点领取,箭头不时的在晃动着,他感到好奇,一点,让他输入身份证号码、验证码和银行卡号,结果信息被盗,损失2千元。插花镇的王大妈接到一个电话说:“妈,请你赶快打1.6万元钱过来,我碰人了,正在医院。”老人一听儿子出事了,啥也不顾,不加考虑地按对方打来的账号一分不少快速打了过去。几天后给儿子通电话问情况,才知上当,但又不敢和丈夫讲,又气又恼,生了一场病,差点要了命。
骗子专瞄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一些经营者用小恩小惠的手段,以几个鸡蛋、一个塑料盆、一把剪刀等为诱饵,打亲情牌,以虚假宣传价格误导骗取老年人购买。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以办养生讲座为名,现场体验等招数,推销产品,搞促销活动。新华办事处的一位姓牛的老人,有腰间盘突出症,上了几场课后,花8000块钱买了一张按摩保健床,半年也没见病症减轻。口孜镇的一位老人误听游医的说教,3万元包治高血糖,同时还与患者签订协议,老人信以为真,说又合同怕啥?结果忽悠不少老人上当。这些骗子专门利用老年人识别能力差,相关知识缺乏,坑害老年群体。正午镇的吴大爷在街上溜达,被拉进茶馆喝茶,参观玉器收藏品,送精美礼品,花了2千元买了一只玉像,上面还带着泥土,金光闪闪,说是刚出土的文物,价值丰厚,极具收藏价值,过了一段时间,找行家鉴定,说是水晶塑料的,去店里理论,老板说他只是租我场地,人早走了,我们也不知道是假的,你们是当面谈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管不着俺的事。吴大爷自知理亏,又不敢跟儿女们说,哑巴吃黄连,苦水往自己肚里咽,不然还能咋办呢?
(三)家庭抱怨受夹眼子气。
口孜镇有一位老人发财心切,在一次的现场宣传活动中他动心了,在一家小店铺里,几个外地年轻人在向来访的大爷、大妈推介他们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新型麦苗。这些老人都是被送鸡蛋、挂面、盐、酱油等礼品所吸引过来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们,投资一盆麦苗只需交3千元的保证金,可以签订为期一年或半年的合同,合同期间每盆麦苗每月返还100元劳务费,合同到期后返还质保金,还邀请大家派人到公司参观,包来回车票,包吃住。王大爷当场买两盆,并签了合同,结果只拿到两个月的劳务费,最后,打电话不接,再也找不到人了。同类有偶,一家公司以电器入股的方式为诱饵,专骗老年人,买一台带有充电宝的空气净化器,只需1000元,由公司包租赁,一月返现金100元,多买多租,返租金以此类推。公司租车接送老人参观,购者拿了两个月的租金,人去楼空,钱全打水漂。
枣庄镇有一位姓耿的大爷,今年67岁,严重的前列腺炎搞得他很苦恼。不能坐长途汽车,不能在人多的公厕小便,有人就解不下来,尿频、尿急、尿等待搞得他苦不堪言。听收音机说一家藏药包治前列腺炎,打进电话前100名有奖。送精美收音机一台,免费赠送10包药。参与有奖问答的,答对的前三名赠送扫地机一台、氧气机一台,价值2000元。耿老爷子想花1500元购药款,有运气拿个前三名,值了。没想到,他的运气这么好,真的拿到了。后来,在和其它村的老乡交谈时,才知道他们俩买的都是同一个地方的假产品,都拿到了一台吸氧机,才惊呼上当了,吃了一点作用都没有。
刘大妈爱炒股,认识了一个朋友,说炒股不如炒期货赚钱,来的快。她先期投入3万元开了一个账户,都是朋友帮助炒作,不到半个月账上就多了1.8万元,刘大妈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朋友又叫她投入1.2万元,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结果不到两个月血本无归。儿女知道抱怨,又不敢说出真相,只好老鼠跑到风箱里——两头受气。62岁的丁老爷子在百度上看到一个叫“尚某某”老师讲的视频,讲的是一些炒股知识及如何带大家炒股赚钱,他听了以后感觉不错,就加了对方微信,“老师”将每天听课学习的网站发给老人,又推荐下载一款“企业微信”共同交流,就这样,丁老人一边在家边学习投钱,一个多月投进20多万元,后来被儿子发现,提醒他千万别上当,恐怕是个骗局,立即上网,网站无法打开,投的钱也无法退回。
(四)老人的自主权受到干涉,不孝子女大有人在。
有的老人再婚,子女不同意,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儿女们住在新盖的楼房里,他们依然住在低矮的老房里,又潮湿又阴暗,,极个别子女不敬孝道,又不想向外说,起诉维权又怕坏了儿女们的名声,乡村振兴了,农民有钱了,谁能想到这些老人还过着这么不称心的日子。
三、产生的原因分析
老年人维权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存在于社会、经济、家庭等方方面面。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淡薄,维权能力不足。
居住在农村的老年居民,大都是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他们很少有文化,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对法律知识一窍不通,侵权了,也没有能力去维护,更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加之目前老年现行法律法规滞后,现在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简称《老年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老年人需求权益的不断变化,各地又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得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加上指导性条款多,可操作性条款线条粗,法规不够完善具体,内容不够全面,老年人法律保护的强制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划分不够明确,使得对不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的行为约束和惩戒力度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老年维权工作的开展。
(二)赡养义务缺失,不尽孝道时有发生。
在调查中,有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儿子、儿媳都不孝顺。能帮他们干活做饭,就有饭吃,不能干活,帮助带孩子,看脸色不讲,更重要的连饭都吃不上。吕大妈声泪俱下地和我们吞吞吐吐地说,有一次发高烧躺在床上,连人端口水都没有。我们让他去告,她摇摇头说,告啥,是自己的孩子能干吗?还有一位王老爷子,年轻时做生意,手里有几个钱,子女们对他都孝顺,一旦钱哄完了,脸也变了,儿媳还骂他“老不死的。”像这样的案例农村还不在少数。有的儿女养老还互相推诿,把老人像踢皮球一样推来踢去。
(三)老年人的经济财产受到侵犯,婚姻受到干涉。
河东社区有一位退休老人,今年80多岁了,老伴刚过世的几年,儿女们都很孝顺,其目的是看到他手里的退休金和一处房产。自从金老头和童大娘有了黄昏恋,儿女们冷眼相对,一处拆迁的住房赔偿款也被他们瓜分了,逼着两位老人分手。老金是文化人,但他不去法院告,为啥,没人能理解,只有他自己知道。
(四)老龄部门“法权”受限,职能不到位、经费欠缺。
老龄部门老年维权工作的重点在于维权,而维权的开展和执行需要司法权、行政执法权、处罚权和监督权,作为老龄部门是没有这些权力的。仅有的是监督权,在没有其他配套权力的支撑下监督权显得力不从心,以至使老龄部门的老年维权工作出现了想管、要管,应该管,却没有管理所需的权力,维权工作往往需要通过别的部门,经手很多次才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被动局面。原来老龄办挂靠民政局,现在是卫健委的一个职能部门,只有兼职人员管理,乡镇(办事处)和村级老年协会几乎很少有活动资金,老年协会人员多数来自退休人员,不要报酬,自愿为老服务,真正想为老年人维权也比较难。
四、对策建议
(一)学好法,强化维权意识
乡镇村(居)两级老年协会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组织老年群体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同时兼学一些其他法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增强以法维权意识,着力抓好老年人维权落实,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健全老年维权体系,着力加强老年工作部门。
一是要加大司法体系的维权合力。积极搭建司法体系的老年维权机构。以法律援助为老年人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保驾护航,实现公平正义。这一点,阜阳市颍东区老年协会做的就比较好。区老年协会专门聘请了一名律师,配有专门办公室,挂有“老年维权服务中心”的牌子,免费为老年人维权服务,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和老年人的好评。
二要加大老龄部门的建设力度。配强人力,给予财力支持,确保工作能正常运转。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聘请法律义务监督员,为老年人宣传法律知识,提供维权服务。对不能走出家门的老人权益受侵犯,进行上门服务,帮助调解、上诉进行相关处理,同时,收集老年人的各项需求以及对老龄工作的意见建议,使之老龄工作更贴近老年人群,贴近生活、促使老龄工作蓬勃发展。
(三)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加大司法体系的维权合力。
现在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困难老人增多,对这些老人的维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给予一定的法律援助。帮他们提供维权依据,维权投诉机构。消费维权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房产维权要向房产部门投诉,劳动侵权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投诉、合同侵权要向工商部门投诉,民间借贷欺诈,要向法院起诉,电信网络诈骗要向公安部门投诉,总之,这些部门要形成法律维权合力,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维权问题,让他们安度晚年。
(四)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建设,严厉打击各种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分子。
按照十四五老龄工作规划建设要求,颍东区老年协会把老年维权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抓紧抓实,同时作为协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的重要内容,按时检查落实,真正做到了对老年维权工作真抓实干,毫不懈怠。
为进一步抓好老年维权组织建设,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党政主导,有关涉老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老年维权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维权工作的协调与领导体制。协调在维权工作中十分关键,各方面的机制都建立了,中间需要搭建协调平台,维权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由谁牵头十分关键。应该属于那方面的维权问题,由直接部门牵头,共同解决老年维权问题。
二要加强老龄办内设维权机构建设,市级要建立老年维权服务中心,县(区)要建立老年服务站,乡镇建立老年维权服务室,村级要建立老年维权服务岗,上下形成一条 龙的维权服务体系,积极化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薛明章,颍东区老年协会副秘书长、阜阳市老年协会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在全国《肉类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