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书之概(下)

日期:2020-04-02 11:54:18 浏览:

       发于贵群及远方好友,反馈建议,多写甚好,要厚积薄发。复言甚是,知余于手机屏上匆匆写就,未打草稿,先成初型,待沉淀数日后,再作整理更正。夲欲接上连续,复接相邀,阜阳故事之历代书画,故插序曲。
        阜阳故事一一书画篇
中华故事,书画传承,近二千年来,久经沧桑,饱受风雨坎坷,屡遭刀兵战乱之祸,历尽朝代荣辱,幸勉劫难之孤夲如;《平复帖》、《游春图》、《李白上阳台帖》、《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堪为国之珍宝。
        具网络信息和其它资料详实,传世最早的《平复帖》比《兰亭序帖》还早三百多年,全文八十八字,虽然个别字不能确认而未能完全相识,但是当今专家学者估价已是十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每字均超千万。至于其它珍宝,网络、图书详介之多,版夲之繁,可谓尽知,张张在线,件件在册,一目了然。
       古之书画,共材质,不外乎纸、墨、颜料而已。幸存至今,何其不易!具相关史料知悉,其《清明上河图》真迹,曾一度被严嵩得藏,严嵩何人,无须赘言,时之天下秀才,为求仕途功名,甚至挺而走险,搜罗奇珍异宝。当然《清明上河图》乃宝中之宝,真迹难觅,摹仿造假,巴结攀交,献媚当朝,皆被奸相害命多人矣。《五牛图》、《富春山居图》已拍成影视,奉给世人。可见无数仁人志士,为人呵护它,收藏它,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其文献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特别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今天视其件件为无价之宝,颜值不谬,理由并非虚构,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一个部分,它也是中华书画“丝绸之路”遗留下的、不多的或仅存的实物和见证。它的存在和意义是深远的,是留给华夏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传家宝。
        阜阳故事,青铜篇,都知道,龙虎尊,榜上有名。书画篇,今日钩沉,遗漏之珠,又有那些故事鲜为人知,又有那些阜阳历代书画名人和作品能够吸引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给你带来一个同样的,或者是不一样的新的感觉。请大家一起关注媒体的报导,随着镜头的一角,一起学习它,了解它,走近它,以及它的知情者和守护人。
未完待续。(董兆乾/文)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A+
发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属分类: 争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