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重臣,皇帝恩人,为何在凯旋归来后,身败名裂

日期:2019-03-08 19:45:15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看过清宫戏的朋友们,或许对年羹尧并不陌生。

这是一个悲剧的历史人物,他年少扬名,官运亨通,不仅是雍正继位的恩人,还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样一个在朝堂上炽手可热的人物,为何在短短两年间,突然跌入权利的深渊,最终身败名裂呢?

 

两朝重臣,倍受皇恩

1999年1月,改编自二月河长篇小说《雍正王朝》正式上映,此剧一出就大受追捧,剧中,年羹尧一角也占了相当比重。

于是,对于年羹尧,人们会有些认识误区,很多人会认为年羹尧是雍正朝大臣、雍正朝人物,没有雍正的提携,就没有年羹尧的威震西陲、享誉朝野。

事实,却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年羹尧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年羹尧的父亲是湖北巡抚,尽管出身在官宦之家,可年羹尧后来的地位,却是自己实打实挣来的。

首先,不到21岁,他就考中了进士。

古代的进士,可不等于现在的高考,尽管明清时,进士的录取率有所提升,但乡试,会试,一场场考下来,最后录取的只有几百人。

 

更别提,年羹尧还是庶吉士。

在明清年代,庶吉士可是二甲三甲里挑出来精英(一甲就三人),还要进行考核,才能成为庶吉士。

因此,在读书一途上,年羹尧可以堪称全国前几。

还有材料说,年羹尧的殿试成绩早就被考官们列入前十,呈给康熙御览。读完他的文章后,康熙惊叹这是个人才,可是让高官子弟成绩靠前,必然会引来寒门子弟的非议。

于是,康熙将年羹尧列入三甲进士倒数前十,成功避开了众人的目光,在随后的朝考中,才将年羹尧选入翰林院深造。

不到21岁的少年,就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就算放在今天,也让人为之惊叹!

 

令人不得不服的是,年羹尧不仅学问做的好,在武艺、兵法一道上更是出众。

祖籍安徽怀远,又是汉人,年羹尧作为汉军旗人,在满清贵族面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脉。

可是偏偏年羹尧有才,不到三十就担任四川巡抚,不仅迅速熟悉了四川形势,还提出兴利除弊的措施,更将四川境内匪患清除,在短时间就稳定四川。

这样杰出的能力,引来了康熙的欣赏。康熙晚年,一直相对西北用兵,发现了年羹尧的军事才能后,自然大加栽培。

当康熙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新疆时,年羹尧又成功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还与延信(皇太极曾孙,清抚远大将军)共同执掌军务。

17219(康熙六十年),青海郭罗克(今果洛藏族自治州)发生叛乱,年羹尧奉命平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他还利用当地部落土司之间的矛盾,辅之以“以番攻番”之策,最终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不到43岁的年羹尧成了康熙的封疆大吏。

 

年羹尧的出众,自然引来了众多皇子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雍正!

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雍正不得不拉拢年羹尧,为了表示对年羹尧的宠爱,雍正简直做到了极致。

不仅时常对年羹尧说肉麻话,例如:

“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西宁危急之时,即一折一字恐朕心烦惊骇,委屈设法,间以闲字,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得。总之你待朕之意,朕全晓得就是矣。所以你此一番心,感邀上苍,如是应朕,方知我君臣非泛泛无因而来者也,朕实庆幸之至。”

"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朕要是不做一个出色的皇帝,就对不起你如此对朕;但你要是不做英武超群的大臣,那也不能回报朕对你的知遇之恩。但愿我们两个能给后人做千古榜样。”

说肉麻话不算,还经常赏赐他奇宝珍玩、珍馐美味,如对兄弟一样,经常关心他的身体,不仅是他,连带着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和外孙福惠都关切备至。

最过火的是,他还亲口说年羹尧是他的“恩人”

一次次拉拢,雍正的目的不过是利用年羹尧平定西北,在康熙手中,都头疼的青海叛乱,在雍正时,不到几个月就出奇地料理干净,这样的功绩,让原本反对雍正的人都闭了嘴。

雍正如此的厚爱,怕是只有后来的和珅能较之一二。

 

过河拆桥,身败名裂

如果说,康熙的恩宠是赏识,那雍正的恩宠就是毒药!

雍正的拉拢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两人从建立郎舅关系时,就有着重重的阴影。

首先,两人性格上不和。雍正可以说是半生沉潜,最后一飞冲天,所以心细如发、城府深沉;可年羹尧却是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所以难免大大咧咧、狂妄不羁。

其次,年羹尧升迁的太快,又站的太高,他性格中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骄傲的年将军不仅恃功自傲,还目空一切,将自己定义为清朝的栋梁、柱石,而不是雍正的奴才。

雍正忍辱负重,苦心拉拢却没有效果,时间一久,自然就翻脸了!

 

翻脸后的雍正帝,做了两件事:造舆论,打招呼

之前,为了平定西北,雍正表现出对年羹尧无比的宠信,如今要“倒年”,自然要先造舆论。

1724年(雍正二年)十月,雍正开始造势,他故意谕责夸大年羹尧的权势,说:近日赏兵,有谣言称都是年羹尧所请。

并表示,不管年羹尧能力多么强,功劳多么高,只要造成了威福不出自上的局面,就是 " 深可痛恨 " 

1725年1月,雍正就提拔了被年羹尧弹劾的一个官员。到了2月份,因为青海蒙古部落受灾,开始指责年羹尧赈济不力等等。

这一切,都是在全国传达一个信息:年羹尧已经失宠,风向变了!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

打了招呼后,开始分化年羹尧的势力,他秘密告诉地方大员(与年羹尧关系密切的),自己要对年羹尧下手了。

1726年412日,传达口谕,将年羹尧调离西安,还发动群臣检举年羹尧,对年党更是严令迫促。

雍正的一系列的动作太快,发挥了他对政敌毫不留情的态度,下手十分决绝,洗钱是通过朱批一对一地和大臣密切联络,再挑拨离间,团结反年派,拉拢“关键少数”,就这样一步步瓦解了年羹尧的军政集团。

等年羹尧反应过来,头上就被扣了“92条罪状”,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是“僭越”:年羹尧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要让官员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来是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将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额附见他,都要行跪拜礼。

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被他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来使用。

二是结党营私: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

三是贪敛财富:据统计,年羹尧贪赃受贿,其中侵蚀的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

事实正是如此吗?

关于“僭越”,在李卫身上已经有了相同的事情,可雍正只是骂他小人得志。

而结党营私这件事情,雍正的很多臣子都有此类事情,即便是雍正自己做臣子的时候,也有此类事情。

关于贪赃枉法,雍正早就知道年羹尧的贪婪,这在康熙朝的时候,雍亲王府的用度有一阵都是靠年羹尧所送“孝敬”。

 

年羹尧真正的死因,不过是看不清形势,最后功高盖主,最终身败名裂!

年羹尧之死,像一面镜子,照映出了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以致于奏折上写错的“夕阳朝乾”看起来更像是个可笑的借口。

他的死,更提醒了今人,在得意时,切记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