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下的元宵节

日期:2019-01-20 20:44:48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由于古今风俗的不同,古今元宵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现如今,在元宵佳节,不少人会带着全家老少一起出来玩,逛花灯、猜谜语等。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不过,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观花灯或者和自己心仪的男子幽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虽然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元宵节的内涵远比“情人节”的意义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得怅惘徘徊,委婉缠绵。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在散文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金榜题名之时,也迎来了洞房花烛之喜,1031年,他的恩师胥偃将女儿许配给他,新婚不久,欧阳修辞别家人,到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可是没想到,结婚只有两年,仅仅17岁的爱妻胥氏撇下尚未满月的幼子撒手人寰。
两年后的1034年,在洛阳的欧阳修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官。这一年,欧阳修又娶谏议大夫杨大雅之女为妻,杨氏知书达理,贤淑端庄,两人相爱甚欢。没想到,仅过一年,18岁的杨氏也撒手而去。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时任天章阁待制、开封知府,他呼吁改革,并对宰相吕夷简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而受到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这年的元宵节,夷陵县城也是张灯结彩,华丽璀璨,大街上艺人们上演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的社火,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异常热闹。而此时县衙中的欧阳修孤形单影,孑然一身,心情苦闷,寂寞难耐,不禁想起了去年元宵节之夜,东京灯火辉煌,黄昏之后,月上树梢,与爱妻杨氏相依相伴,款款柔情,爱意绵绵,思妻之情油然而发,于是挥毫写下了那首传唱至今的名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因此,在很多中国文人心中都把元宵节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比如“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就是唐伯虎的诗句。黑夜来临,本是日落而息、倒头酣睡的时候,但元宵之时,人们却有不眠不休的兴致。这兴致高昂,落在一个“乐”字上,由乐发声,正要“开口笑”。2005年元宵节,著名诗人余光中幽默地把这一天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他说:“在西方,人家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就是今天。我们的诗词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么浪漫!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在2014年2月19日更新了微博,她写道:“情人节元宵节”我没写微博,遭到几个小友不懈追索,特补写几句:我深知自己是中国人。我从来不过西方情人节。我认为玫瑰和巧克力,纯粹浪费钱。我选择过元宵节,吃了汤圆,呆看了圆月,意识里闪过一些破碎诗句:我欠那些/我不爱的人很多/欣慰于接受/有人更爱他们/高兴于我不是/他们狼群的羊。”
由于元宵节是男女青年相会的日子,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甚至认为元宵节是个叛逆的节日。余秋雨在2010年3月5日特别为元宵节写过一段文字:“我一直以为它只是年的结束,却不知还有这么多的含义。这是个狂欢的节日,是个释放的节日,也是个‘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都是古人在描述元宵节时留下的诗词。”余秋雨说春节是个制约的节,而元宵节是个叛逆的节日,“是个叛逆的节日,是个年轻人的节日。春节时合家团聚,作为子女在家孝敬父母,但在元宵节,年轻人走出去,在热闹当中寻找那种高雅,那种美丽。”
很多的文人在文章中解读了元宵节的风俗,读来实在让我们大涨知识。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于1963年3月写过一篇散文叫《灯节的灯》,文如其名,将过节观灯的历史娓娓道来。
“元宵主要在观灯。观灯成为一种制度,似乎《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灯事迟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灯市’得名并扩大作用,也是从宋代起始。论灯景壮丽,过去多以为无过唐宋。观灯有‘灯市’,唐人笔记虽记载过,正式举行还是从北宋汴梁起始,南宋临安续有发展,明代则集中在北京东华门大街以东八面槽一带。从《东京梦华录》和其他记述,得知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上面布置各种灯彩,燃灯数万盏。封建皇帝到这一天,照例坐了一顶敞轿,由几个亲信太监抬着,倒退行进,名叫‘鹁鸽旋’,便于四面看人观灯。又或叫几个游人上前,打发一点酒食,旧戏中常用的‘金杯赐酒’即由之而来。”
元宵节是热闹的,更是让人难忘的,因此很多文人都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过元宵节时的情景。如老舍说过元宵时北京的老铺要挂出几百盏灯。《北京的春节》是老舍的名作。文字描述的北京灯节,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
同样写到元宵节灯的,还有著名作家周国平。《我的心灵自传》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首次极其真实、详尽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长岁月。在《父与子的难题》这章中,周国平写到了他小时候的元宵节。“我上小学时,父亲才三十开外,仍很有生活的乐趣。每年元宵节,他会亲手制作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
过元宵时最快乐的莫过于冰心了,很多人都读过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其中收录的一篇《漫谈过年》,蕴含着她思念家乡的温柔亲切的感情,同时也有对元宵节里家乡风俗的难忘记忆。“那时代的风俗,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因此,母亲在过年前,就买些肘子、猪蹄、鸡、鸭之类煮好,用酱油、红糟和许多佐料,腌起来塞在大坛子里,还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红白年糕。这些十分好吃的东西,我们都一直吃到元宵节!”“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因此,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得多,他们还不大会玩,我这时就占了便宜,我墙上挂的是‘三英战吕布’的走马灯,一手提着一盏眼睛能动的金鱼灯,一手拉着会在地上走的兔儿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
俗话说“八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方,元宵节的风俗也不尽相民。如汪曾祺先生说“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中国著名戏剧家汪曾祺1993年2月在《故乡的元宵》一文中,描绘了江苏省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从中能够体会到他浓郁的生活情趣。“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有的地方元宵节还会有庙会,如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关劲潮笔下的元宵节庙会过得热火朝天。那里的情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城镇乡村众多艺人,自四面八方云集县城。在欢闹中取乐,在耍逗中献艺。踩着高跷来的,划着旱船来的,扭着秧歌来的,打着腰鼓来的,全都着了戏装,画了脸谱,戴了面具,歌舞鼓吹,五花八门,把整个古城闹得春阳浮动,人心沸腾,正气大振。一年里,这是最热闹的日子,也是最欢乐的日子。不仅县城倾城而出,肩臂相摩,乡下也是村不落户,户不留人。村村寨寨通往县城的路,成了人的河,人的江,县城便成了纳百川、汇巨流的人海了。”如果你说前面的名家写的元宵太过热闹,那么,巴金在《家》中写的元宵就别具一格。“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天空有几颗发亮的星,寥寥几片白云,一轮满月像玉盘样嵌在蓝色天幕里。”“一片白亮亮的水横在前面,水面尽是月光,成了光闪闪的一片。团圆的圆月在水面上浮沉。时而被微微在动荡的水波弄成椭圆形。”大师用轻灵曼妙的手笔,使元宵十五佳节在皎洁的明月衬托下,显得那么美轮美奂,温文娴雅。使人不由得心生美好!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