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大侠——蔡宏柱是怎样登上《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的?

日期:2019-02-06 21:18:53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蔡宏柱——稻花香集团党委书记、终身名誉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功勋人物。

2018年2月28日,《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出炉,稻花香集团党委书记、终身名誉董事长蔡宏柱以82亿人民币的财富,首次登榜。胡润全球富豪榜统计标准为全球十亿美金富豪。

没多久,5月21日,蔡宏柱被授予“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功勋人物”,蔡宏柱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蔡宏柱是谁?他来自哪里?他创造了什么?还要做什么? 

本报记者从上个世纪一直近距离探寻蔡宏柱创业之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蔡宏柱先生,日前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蔡宏柱,再一次重温了他的创业故事

 

少年壮志——改变贫穷

1951年秋的一个清晨,朝阳喷薄欲出,湖北宜昌龙泉镇青龙村一户农民家里传出清脆的男婴哭声,数十年后,这个孩子长大成人,成为了龙泉经济支柱、真正的栋梁,他就是蔡宏柱先生。

蔡宏柱出生时,新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蔡宏柱还有三个姐姐,家里的生活十分窘迫。为了供蔡宏柱读书,全家人省吃俭用。三年自然灾害,蔡宏柱一家上山挖野菜充饥,吃过橡子、大叶女贞野果。艰苦的生活没有压倒蔡宏柱,反而在蔡宏柱幼小的心里产生了强大的信念——一定要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1965年的一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出地平线,14岁的蔡宏柱背着一床破旧的薄棉絮和一袋苞谷面,还有几瓶咸菜,急速向几十公里外的鸦雀岭中学走去。走到一个山坡上,蔡宏柱停了下来,把手伸进上衣口袋捏了捏,感觉到父母卖掉家里所有的鸡蛋和粮食凑的五块钱学费还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那个年头,方圆几十公里能上鸦雀岭中学的凤毛麟角,既需要成绩好,还要家里供得起。蔡宏柱三个姐姐都没读多少书,家里全力供他上学。矗立山坡,蔡宏柱远眺鄂西原野,山峦重叠、烟波浩渺,心中升起一种豪迈:“江山如此多娇”。

1965年的一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出地平线,14岁的蔡宏柱背着一床破旧的薄棉絮和一袋苞谷面,还有几瓶咸菜,急速向几十公里外的鸦雀岭中学走去。走到一个山坡上,蔡宏柱停了下来,把手伸进上衣口袋捏了捏,感觉到父母卖掉家里所有的鸡蛋和粮食凑的五块钱学费还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那个年头,方圆几十公里能上鸦雀岭中学的凤毛麟角,既需要成绩好,还要家里供得起。蔡宏柱三个姐姐都没读多少书,家里全力供他上学。矗立山坡,蔡宏柱远眺鄂西原野,山峦重叠、烟波浩渺,心中升起一种豪迈:“江山如此多娇”。

他用心读书,克己复礼,但“文化大革命”剥夺了蔡宏柱在教室学习的权利,他又回到了家乡。

关于蔡宏柱为什么留在了家乡的原因有很多传闻,其中有一个版本最为传奇——

1968年秋天,蔡宏柱和同学在宜昌伍家岗等车,准备上武汉闯一闯。那时伍家岗没有车站,他们在路边一棵大树下等车,很久也不见去武汉的班车。这时,有一位鹤发红面的清瘦老人走到他们面前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望着蔡宏柱看,然后老人说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乾之度、坤之生。”

老人虽已年高,但两眼炯炯有神,一看就感觉他非同凡俗。

老人是外地口音,蔡宏柱并没有听懂,嘟囔了一句:“老大爷你说什么呢?”

白须老人面色庄严、肃穆,对蔡宏柱说:“小伙子,是不是想出门去闯世界去呢?”

“是又怎么样?”

白须老人拉起蔡宏柱的手仔细观察了片刻,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没有看错,我没有看错!”

“马有千里之程,非人不能自往。”随后,老人话深奥难懂,蔡宏柱莫名其妙。

也许老人看出蔡宏柱的迷茫,便一句一句地解释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你发达的地方有一座山,沿着山脚看像一条卧龙;沿着山岭看像一只飞凤。山虽不高,但有河相伴,那山奠定了你腾飞的基础。你面有祥骨,必有天助,只要在那山旁生活,一定会大事所成。”

“哪是为什么?”蔡宏柱和同学们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学生,受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把相术当成迷信,非常不屑老人话。

老人说,他来自武当山,并不想图报,只是看蔡宏柱是天照之人,头旋紫光,日后必有成就,所以情不自禁地点拨有缘人。

蔡宏柱开始并不在意,只是礼貌地笑了笑,后来听老人把龙凤山都描述得准确无误,不由萌生敬意。

老人怕他们没听懂,从行囊中拿出一支钢笔,龙飞凤舞在记事本上写了一段话,然后撕了下来交给蔡宏柱,便转身离去。

蔡宏柱一看,纸上写着:“贵相为乾,乾为天,意飞龙在天;坤为地,守土固乡,贵人虽经千辛万苦,必百折不挠,终成大业。”

蔡宏柱看完许久没啃声。一袋烟的功夫,他站立起来,背起行李,毅然决然地向家乡龙泉走去。

据蔡宏柱回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在学校继续深造,他便回家务农,一心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少年的他心怀信念,积极努力,每天都像上了劲的发条,不停歇、奋发图强。

1970年初,生产队搞副业,生产队长塞给他50元钱,让蔡宏柱拿去做本钱,“想办法赚点钱回来分给大家过年。”蔡宏柱一个人赶着牛拉着板车到宜昌,给葛洲坝工地拖砖,从十三码头到水电厂一天两三趟,一车700块砖,一天加起来有1.7吨,跟一台小型柴油车差不多。一个月下来,他给生产队里挣回了1940块钱。

后来,蔡宏柱做过生产队出纳、林场技术员,去铁厂打过铁,学过车工,养过蜂。他能吃苦,血脉中奔腾着青春的热情。

当青春壮志相遇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蔡宏柱脱颖而出。

 

价值观导向——创业报国

1982年,改革萌芽破土而出,31岁的蔡宏柱顺势而为,创办了村子里的第一家工厂——青龙村酱油厂,抒写了著名的“三个人、三口缸、1500元贷款”故事。他用板车拉着酱油沿街叫卖,没几年,蔡宏柱便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农民太苦了,太穷了,我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家乡人富裕起来。”先富起来的蔡宏柱并没有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享福,而是想到了自己的穷乡亲。1986年,蔡宏柱又挑起镇里两家饮料厂、一家土门酒厂的管理重担,将企业更名为“宜昌县龙泉柏临酒厂”。

当时这三个厂账面上余额不到两千元,而未搞定的欠账将近30万。

蔡宏柱没有放弃。那年,快过年了,酒水放在各地代卖的钱收不回来。账上没一分钱,腊月二十四,在河南卖酒的销售员谢言长打回来电话,蔡宏柱没听他诉苦,只说:“必须带两千块钱回来!”过年前三天的傍晚,谢言长回来了,当他把一沓有着角角钱的两千块钱递到蔡宏柱手上时,蔡宏柱眼睛一热,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把钱全部分给了工人、供应商。

那年年夜,蔡宏柱在鞭炮声中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让家乡人共同富裕?答案是创业。搞什么好?答案是专注做白酒。茅台、剑南春、五粮液等名酒称霸市场,自家生产的“柏临小曲”“峡江曲酒”“蜜橘酒”鲜为人知,怎么办?答案是精益求精,停掉其他项目。

1992年,蔡宏柱提出 “两找一创走三高”的发展方针:“两找”即找名厂、找名师,“一创”即创名牌,“三高”即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蔡宏柱频频跑四川,拜访数十家著名川酒企业,寻找经验丰富的酿酒师。最后,他找到从五粮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陈师傅。在陈师傅的指点下,蔡宏柱进行上千次实验,以高粱、大米、糯米等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五粮酿造工艺,当年10月“稻花香”酒研制成功,一经投入市场,即备受追捧,很快在中国白酒品牌中树立起一道亮丽的风景。

“创业报国!”这种潜意识,一直指引着蔡宏柱阔步前行在创业之路上,不后退,不放弃。

 

顺势而为——振兴鄂酒

在宜昌龙泉,流传着许多蔡宏柱离奇的故事,有些还被神话了。很多人肯定地告诉记者:“蔡宏柱是一位好人,好人有好报。”

对于那些传说,蔡宏柱笑笑说:“人的命运就像自己的手纹,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蔡宏柱相信因果报应,做事时顺势而为。

改革开放初期,蔡宏柱冲破了土地束缚,毅然决然地创办企业;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蔡宏柱大踏步地走入市场。那年,蔡宏柱定下“一年建一个厂、一年赚一个厂”的目标,阔步走在了市场经济的金光大道上。

一期、二期、三期,18亩、28亩、300亩,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稻花香总产值也从1992年的190万,到1998年就达到了5.5亿。稻花香做酒风调雨顺,有如天助。其实是中国人富裕起来,对白酒等物质有了更多的需求,蔡宏柱恰恰抓住了这一点。

1999年,蔡宏柱的目光从荆襄大地扫描到了全国,试图团结其他鄂酒树立鄂酒的旗帜,策划举办“湖北名酒节”。蔡宏柱的请求很快得到省、市两级政府批准,但许多人认为把湖北名酒节放在9月举办欠妥。

9月梅雨季节,雨水较多,雨天搞活动不吉利也不“阳光”。

9月初,雨季来临,宜昌阴雨霏霏、连绵不断,一下就是半个月,雨滴重重地砸在湖北名酒节组委会负责人的心上。

9月17日,离名酒节开幕式只有二天了,组委会一行冒着小雨又来到龙泉,为名酒节是否能开成表示出了担忧。蔡宏柱却格外轻松,时常讲点小幽默。一位领导拉住蔡宏柱担忧地说:“千万不能办砸了!”蔡宏柱笑了笑:“老天托梦给我,19日晴天。”

18日下午,绵绵小雨并没有停止。19日晨,淡淡的薄雾萦绕着龙凤山,晨曦微微地撕开薄雾,溅出万道霞光。

“太神奇了!雨停了,雨停了!”走到名酒节主会场时,蔡宏柱听到了组委会人员惊奇地叫喊。

8点多,省领导来了,市领导来了,主持人朱军、周涛来了,全国的客商来了,国外的商团也来了。那位为名酒节开幕式会下雨而担忧的市领导,走到蔡宏柱面前,第一句话就是“你预测得太准了,真是天助稻花香啊!”

9时,震撼中国酒业的湖北名酒节开幕式举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光英为本次盛会亲笔提写了“湖北名酒节”以示祝贺,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孙志刚出席会议并致词。著名歌唱演员蒋大维、祖海、吕继红,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戴志成等名家纷纷亮相名酒节。参会人员达16.8万人次,其中稻花香签订购销合同116份。

正如知名酒类专家所说的那样,“名酒节后,鄂酒在中国酒业里便占有了一席之地。”

其实,名酒节出太阳只是蔡宏柱许许多多次“神机妙算”的一个单一案例,稻花香举办的各种活动时间安排都很巧妙,时间点选的“恰到好处”。蔡宏柱把这种现象解释为“顺势而为的生态磁场作用”。

 

百折不挠——涅槃重生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文联副主席林文楷曾经写过一首诗《致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先生》是这样说的——

稻花香里苦耕耘,

一路春秋一路痕。

历尽难辛成大器,

滴滴美酒是诗文。

蔡宏柱创业苦辣酸甜都有,但没有什么苦难能把蔡宏柱吓倒。

2001年秋的一个中午,蔡宏柱开完会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当掏出钥匙打开家门的一瞬间,天昏地暗,血压突然升高,视野模糊,腿脚无力不听使唤,他恍恍惚惚倒在地板上,身体右侧完全失去知觉。

经过诊断,蔡宏柱得了中风。那一天,蔡宏柱的人生旅途蒙上了瘫痪阴影,最坏的结果就是蔡宏柱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一些“人才”觉得没有蔡宏柱的稻花香前途渺茫,另攀高枝,稻花香两个月之内流失了20位业务骨干,大多是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那些曾经千方百计到稻花香拉广告、搞推销的也渐渐失去了踪影。2002年,稻花香年销售额由6.7亿元陡降至2.8亿元。

面对苦难,蔡宏柱勉励自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并积极要求高强度地治疗。

蔡宏柱戒了烟酒和麻辣食品,输液,中药烫水泡脚,上午下午扎针,最多的时候十指和全身扎了四十多根银针;他坚持走路,从挪动一点点开始,站立——摔倒,又站立——又摔倒,他终于以超人的毅力地能够独立的站立走路了。

“永不言败,永不言退”,后来蔡宏柱这种百折不饶的精神被作为稻花香的核心价值观,支撑着稻花香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是勇往直前的。

是什么力量支撑蔡宏柱每一次的倒下都能够站立起来呢?蔡宏柱相信信念的超能量,他心存信仰,矢志不渝。

 

敢为人先——创立现代营销体系

从创办家乡第一个企业,到义无反顾做稻花香品牌;从中部小镇向全国市场挺进,到提出“茅五稻”市场格局梦想;从亮剑500亿到描绘“一主三辅”战略蓝图,蔡宏柱纵横驰骋,敢为天下先。

2004年,战胜病痛的蔡宏柱“出山”了,在这一年春季动员大会上,蔡宏柱提出了稻花香实施“四大工程”、促成新一轮大发展战略思想,让许多人惊诧。前一年,中国白酒还在底部阵痛,白酒市场早已被群雄割据,连水都泼不进去,稻花香正在低谷徘徊,所谓“四大工程”,即:1211工程、凝聚力工程、人才工程、金网工程,能实施吗?

“金网工程”是稻花香“四大工程”实施的着力点,也是全国营销首创。没有经验可循,“金网工程”能使稻花香峰回路转吗?

受毛泽东名言“我们的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走到哪里就要和哪里的群众生根开花”的启发,蔡宏柱设计了“金网工程”,是将营销重心向终端下沉,使渠道扁平化,实现厂商、代理商、终端加盟商利益三位一体的务实营销工程。其次序是先建立营销模式、后布网点;先服务终端、后理清渠道,由此建立有序的营销网络,实现“纲举目张”的营销管理及服务体系。

在蔡宏柱的指挥下,“金网工程”顺利实施,并对稻花香乡村以上的零售商、批发商、小酒店、大酒店进行备案登记,并设专人管理,收集市场信息,提高市场服务效率。

“金网工程”实施后,稻花香品牌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做到寸店必进、寸店不让、寸店必争,渐渐地,稻花香市场果然有了起色,销售额逐年递增,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随后,蔡宏柱应用了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法,锁定目标,重点投入,确定了宜昌、武汉、江苏、安徽、广东、浙江六大核心市场营销战略。将“稻花香”分散零乱且缺乏规模竞争优势的市场进行整合,稳固江苏市场、调整广东市场、挺进安徽市场、再攻武汉市场和捍卫宜昌本地市场。

“精耕细作市场网络、做细做实市场终端”。“第二个白酒黄金十年”,稻花香首创的“金网”业已形成,并形成全国市场网络终端管理和诚信服务体系,实现由市场销售形态向现代营销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敢冒险才有机会成功!”蔡宏柱说。“敢冒风险”是稻花香精神,也是蔡宏柱人格的体现。

善于学习——文化韬略制胜

少年时,本该读书的蔡宏柱失去在学校读书的机会,因此他特别珍惜一切学习机会。他博览群书,广交朋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辨证地吸收文化知识。在学习中,他发现毛泽东思想对创业也有启发: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愚蠢的企业”。所以,蔡宏柱专门在集团设立宣传部,集团党委副书记直管宣传。

学习多了,蔡宏柱视野也开阔起来,知识渊博,思想活跃,朋友称他为“社会学博士”,他还被清华大学邀请授课过。

2013年,中国酒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寿寝正终。悲观的情绪穿透了酒业的黑暗四处蔓延。本报记者采访蔡宏柱时,听到了他咏吟毛泽东的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蔡宏柱充满豪迈的乐观主义情怀,对毛泽东很崇拜。他认为,伟人毛泽东对文化的重视超乎寻常,他在长征路上,不管如何艰难困苦、轻装简从,他马背上的褡裢中始终背着文房四宝,他把前堵后追的强大的国民党根本不放在眼里,他甚至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国民党。”

“枪杆子,笔杆子,干革命就靠这二杆子”。毛泽东武装革命的经典论断给予了蔡宏柱启发,他认为白酒业要突破困境,就要“构筑中国白酒业的力量战略”,因为白酒业的希望“都在于中国白酒业力与力的制衡、力与力的角逐、力与力的融合之中。”

本报记者回报社后,立刻把蔡宏柱《白酒不会毁灭》一文编辑后发表。该文一下震撼了白酒业。那一年,稻花香的各项经济指标增幅20%,开始了新的转折。

2004年,蔡宏柱“重出江湖”后,发表了《以毛泽东战略思想解决企业命运》; 2005年初,蔡宏柱在战略动员大会前发表了《构筑中国白酒世纪的三大运管细节》一文,确定了“积小胜为大胜”细节运营战略,并制定了“金网工程”,随后又开展了“蝗虫大行动”、“三寸行动”、 “夏季风暴”、“秋冬大扫荡”等连续营销战役; 2006年,蔡宏柱发表《将稻花香品牌进行到底!》一文,从而奠基了“151工程”;2008年,蔡宏柱发表了《稻花香之革命》;2009年,蔡宏柱撰写了《稻花香“百亿”信念的历史诠释》一文,坚定了稻花香人的信念,给了稻花香人奋勇一搏的勇气……

走近蔡宏柱,总能感觉到正能量磁场的吸引,在许多人眼里,蔡宏柱总是那么引人瞩目,他身上所表现的修养、张力和亲和力让人不由之主地对他崇拜;他能辨证地学习《孙子兵法》,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汲取佛学的普惠思想;他生长于举世闻名的三峡,长江养育了他波澜壮阔的情怀,以及“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他以希冀丰收的思想引领稻花香向前跨越,也用“自我加压”的精神支撑着稻花香超常发展……

 

乐观通达——坦荡浪漫情怀

“蔡总天生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做事绝不‘战战兢兢’,而是敢想敢干,在别人都感到绝望的时候,在他身上总能看到希望。他把事情总往好的方面看,即便遇到最闹心的事,他总是积极乐观,传递给员工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稻花香集团党委副书记方丽华对记者谈起蔡宏柱时感慨万分。方丽华到稻花香工作已经快20年了,对稻花香有着深刻的认知。她说:“蔡总的乐观很能感染人。”

2012年12月,白酒塑化剂实践发酵,成为压倒白酒的最后一根稻草,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挤压过度、经销商成“堰塞湖”等弊端显现,白酒告别了“黄金十年”。很多人对白酒的前途忧心忡忡,认为稻花香“亮剑500”是天方夜谭。

蔡宏柱很乐观,他应用了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给员工提振信心,对“515”目标豪不动摇。事实证明:蔡宏柱人言必信、行必果、果必达。2006年以来,稻花香接连实现了“151、252、353、505、707、10010”等宏伟目标,一次又一次刷新业绩,震惊世人。后来,亮剑500亿成为了现实。

有人说,心态决定命运。人生总有坎坷,总有相遇黑夜的时候,好心态时时能燃起心中那盏不灭的心灵之灯,会把一个人从黑暗之中解救出来。蔡宏柱心态好,不仅促使他取得了成功,也提高稻花香人的幸福指数。蔡宏柱被病魔无情地击倒过,被世态炎凉的世俗伤透过,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他却依然微笑着热爱生活。

 

不忘初心——领着乡亲致富

二十年前,记者第一次到龙泉,迎面而来的是土路街道飞扬的尘土,柏临河边杂草丛生,南岸只有一片片土墙茅草屋。  

二十年前,记者第一次到龙泉,迎面而来的是土路街道飞扬的尘土,柏临河边杂草丛生,南岸只有一片片土墙茅草屋。

今天的龙泉,酒香拂面,高楼如云,一条条宽阔的街道穿越在小镇市民爽朗的笑声中。柏临河畔,碧水悠悠,水榭亭台,水车咿呀。南岸厂房林立,现代化的办公楼、宾馆展演着时代的时尚和荣耀;北岸车水马龙,商业门店前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布满了花园式小区、大型商超……稻花香集团党办主任雷克军告诉记者:“现在的龙泉人幸福指数很高,什么都有,不像以前,都想去大城市,现在反而是在大城市居住的想来龙泉了。”

超常发展,不忘初心,蔡宏柱的初心就是让家乡人摆脱贫困,都过上好日子。2006年,蔡宏柱提出以白酒产业为龙头,以发展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开展“五级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领家乡农民奔小康。

蔡宏柱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的第一个议案,便是《关于将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的建议》。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一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了农业增收的典范,解决了上万名农民的就近务工的出路,带动了城乡百万人致富。

“一个企业必须肯为老百姓和消费者着想,为老百姓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讲诚信、有价值、有前途的企业。”蔡宏柱如是说。为了丰富家乡人的生活,蔡宏柱不仅把稻花香打造成了花园式的工厂,投资改造了柏临河生态环境,修建龙泉铺古街,而且还在龙泉盖起现代化电梯公寓,绿化了龙泉的街道......

蔡宏柱对家乡、亲人、朋友、员工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在他发家致富之后,他没有像那些“聪敏的企业家”一样,去大城市搞总部经济,而是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在稻花香的引领下,龙泉变成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康明星乡镇、中国特色小镇,蔡宏柱的许多乡亲、朋友创办了企业、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豪车,这些都和蔡宏柱密不可分。

 

传承创新——开启新征程

2018年1月10日,“稻花香2018誓师大会”如期举行。稻花香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亮相。蔡开云任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的身份则变为集团党委书记、终身名誉董事长。 

蔡宏柱是一位“豪放派”的企业家,在市场的腥风血雨中一路拼杀,视野辽阔,气象恢弘雄放,不拘小节,大刀阔斧;蔡开云与父亲的性格不同,属于“婉约派”,读书、考试,当公务员,他婉转含蓄,思路深细缜密,不愿张扬,与人和谐,有一种柔婉之力。

21世纪初,蔡宏柱重病住院,一时间社会上谣言四起,银行撤资,代理商摇摆,员工担忧,这对蔡宏柱触动很大。他意识到,传承问题已关乎稻花香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事业必须有人继承。自己孩子蔡开云聪慧、重情重义,又在检察系统当公务员,懂政治,正青春年少,又沉稳务实,堪当大任。

蔡宏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蔡开云,蔡开云没有立刻应承。蔡宏柱答应儿子先不接班,让儿子从头学起,在企业里先磨练,先积累,蔡开云才点头答应。

2006年,蔡开云从公务员系统离职,进入稻花香,担任父亲的助理,跟着父亲学习经营企业。第一站,蔡开云到安徽开拓市场,运作“金网工程”便取得了成果。

初战告捷,蔡宏柱便把稻花香酒业公司交给了蔡开云管理。三年后,蔡开云担任集团总经理。之后九年,稻花香的市场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平均增长在两位数以上,磨砺锋刃的蔡开云不断成熟老练。

2018年1月,蔡开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启新征程,提出实施“五大转型”新政。近期,蔡开云对稻花香做了“以目标为导向、以方案为指引、为实干为根本”三个方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传承是稻花香基业长青最重要的纽带”。蔡宏柱告诉记者:“稻花香的传承并非只有财富的传承,还有稻花香文化和信念。”

近日,在酒业家传媒、吴晓波频道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功勋企业、功勋人物”活动中,蔡宏柱获评“中国酒业改革开放40年功勋人物”,其颁奖词——

“把岁月沧桑都化作坚守,只为龙泉山水处处披锦绣,把酸甜苦辣都酿成美酒,只为百万农民兄弟共同致富;从3个人、3口缸、1500元贷款,到500多亿稻花香产业集群,道有夷险,履之者知;31岁创业,41岁转战白酒,51岁遭遇生死劫,14年后再度崛起,三十余载,时刻不忘实业报国誓言,兴企与富民一肩挑,梦不圆,梦不休。”

 

采访札记  乐观主义者——蔡宏柱

在我的印象中,蔡宏柱先生总是面带微笑,豁达又睿智。

2018年5月28日下午,我再一次见到蔡宏柱先生时,他依然面带微笑,亲和力一下锁住了我的心。他精神饱满、活力四溢,仿佛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恭贺他荣获“中国酒业改革开放40年功勋人物”奖,对此,他并没有喜形于色。

聊时代、聊行业、聊生活,他的微笑很有感染力。

关于成功,蔡宏柱说了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关于身体,他幽默地用了韩磊的歌:“向天再借五百年”。

关于稻花香,他说要“树百年品牌、富百万农民”。

聊完,他用左手打开手机回复了一下微信。

晚餐不久,来了几个家乡人,蔡宏柱与他们笑谈人生,回忆往昔。

“小时候,我们都很穷,后来老蔡先富了,我们都跟着富了,都住进了别墅。”一位60多岁的龙泉人说,“现在龙泉有别墅的人多了,还有电梯公寓,稻花香贡献很大。稻花香刚成立时,龙泉就一条街,200多户人家。”他的话打开了蔡宏柱的记忆,他们开始回忆30多年前那些住在龙泉的乡亲……蔡宏柱的记忆力很好,他似乎能记住当时所有的龙泉人。

我私下里问了一位老龙泉人:“蔡总为什么能够成为富豪?”龙泉人立刻告诉我:“老蔡这人有智慧,有胆量,有气魄,能容人,好人缘,关键还有老天关照。”其实,我在与龙泉人的交流时心里早有了结论——目标、价值观、心态、专注、意志、胆魄、积累、传承这八大要素就是蔡宏柱先生致富的内在因素。

告别蔡宏柱,散步于柏临河畔,微风拂面,心神清爽。

龙泉铺秀丽的街灯在柏临河拖着长长的光影,射灯里的水车还在不停地旋转。稻花香厂区的广场上,一群老人幸福地跳着广场舞……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