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傅士全

日期:2020-08-13 18:04:23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傅士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理想,都不是垂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傅士全能从穷乡僻壤的农村,一步步走到具有数千万的优秀企业家,靠的就是他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其古镇文化思想的熏陶和沃土的孕育,使他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一名业界的奋进者。

   古镇文化长风韵   傅庄沃土育奇人



       颍淮以诱人的旖旎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受到世界各界瞩目和青睐。焦坡这个千年古镇无不渗透着古代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


       焦陂的景美,焦陂的酒更美.北宋文豪欧阳修、苏轼巡游焦坡,赋予这块土地唯美的风韵和旷世的绝唱。这里古井奇泉,称之为九龙泉,酿出天下美酒,令人赞不绝口。这里的人民朴实憨厚,创造出人间的奇迹;这里孕育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那就是已故优秀企业家傅士全先生。








      傅士全先生是殷商宰相、中国第一圣人傅说的后裔,又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农民儿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皖北汉子。1948年10月出生焦坡镇傅庄,初小文,1968年农历九月结婚,其妻焦国兰,生两男三女,已成龙成凤。
        傅士全1969年3月21岁时参军,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管理局329部队87分队警卫营二连二排四班服役,先后担任许世友、杜平、王六生、张才迁、钱富学、肖永银等军区首长的警卫员。24岁退伍安置在县宣传部、文化局电影公司做放映工作,后任阜南县焦陂镇傅庄村傅四生产队会计。


       傅士全经过三年多的军旅生活,铸造了他刚毅的性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身上始终洋溢着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他白手起家,艰辛创业,公司资产超千万元,多次参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成为中国石油化工安装行业(私营)领军人物。他心中始终满怀着对家乡父老的深厚感情,为家乡安排2000多人就业,每年给家乡挣回3000多万元的纯收入,多次捐款支援家乡建设,善名远播。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傅士全先生曲折的传奇人生!


     家窘打工特艰辛   一无所有遇贵人


         1973年夏天,家贫如洗的傅士全,被生活所迫,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

         在一个天才蒙蒙亮的清晨,茅草的老屋袅袅炊烟升起,傅庄宁静、纯洁、轻盈、缥缈。妻子扎着围裙点燃起灶火,灶坑门脸前,火光映红她的脸,她把一根根柴禾添进炉膛,将锅里水烧沸做饭。傅士全吃罢饭,背上简易的行囊,走在乡村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带着二弟离开了那养育了他二十多年贫瘠的土地。



         傅士全背井离乡,辗转来到江城——武汉,在一个建筑队里干杂活,他顶着烈日在户外挥汗如雨地调运建材、垒建墙体,不畏惧炎热,仿佛是铁打的。他没法享受空调、电扇带来的凉意,只能在建筑物林荫下稍作休息,可他毫不在意,有时和工友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说说笑笑,仿佛没有一点儿工作压力,他没有抱怨、没有牢骚;干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凭着他对建筑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坚持下去。突然,一场暴雨袭来,他来不及躲避,浑身上下被淋湿了。他不怕苦,不怕累,就这样一干就干了四十多天。







       在建筑工地上,傅士全为了省钱每日只吃一顿饱饭,身上旧军装破了补再补,想找工头领点工钱,谁能想到工头吴某飞,支走了工人的所有血汗钱,早已溜之大吉。他俩不甘心就此回家,家中老老少少十几口人,眼巴巴望着兄弟俩挣钱糊口呢!哥俩泥塘挖藕生·煮,无钱买油盐,吃得哥俩肚子疼痛难忍,大便都拉不下!白天,傅士全哥俩四处找活干。金秋十月夜晚凉意瘦瘦,哥俩就睡石板,盖着薄薄的被单。时间一长便引起了当地巡警的注意,派出所核实他们身份后打发他们回家。



         哥俩没有回家的盘缠,傅士全无奈去了南京,找到当年一起参军的战友(未知谁),向他借了85元钱,部队并开了证明信。傅士全就立即折转回到武汉。于是,好心的所长在铁路工地上为他哥俩找了相对稳定的活干,让他们干够路费再回家。他把找到干临时活的消息写信告诉了家庭,按照地址家里人立即以送棉衣为由又去两人。他们在工地上拼命地干活,感动了铁路局领导,一下子赶走了其他原有几十个工人,让傅士全4人承担起了全部的工作量。

        江城寒冬的天气,他们仍光着脊梁,汗水如淋,白天黑夜不停地干,到月底一算每人都合上200多元,在那个年代是个相当可观收入。于是,傅士全找到铁路局领导要求回家再找些人来,局领导一合计:这四个人就这么能干,要再带20个小安徽,这铁路上的活就不愁了!在他的再三恳求下,局领导竟同意他带30个人去!他恨不得把家里这些穷哥们都带去,挣个万儿八千让家乡人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傅士全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铁路工程队伍,这也是他创办的以承包铁路工程施工为主的首家企业,至今仍然有近百人成为武汉某国企业的正式职工。 1976年夏,焦陂公社以“黑包工”为由,给傅士全专办了40多天的学习班。由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铁路上的活还没有完工、急需用人的情况下,傅士全却不得不返乡。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傅士全出身贫寒,一路走来颇具传奇.他心中有不变的激情与渴望,有创业的勇气与魄力、毅力与决心,有对家庭、社会的深爱与责任;在创业路上有太多诱惑,也有太多艰险,只有怀揣理想的人才能够抵抗诱惑,才能够不惧艰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百折而不回。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创业的高山也必然不能一步登天。惟有从创业的小处着眼,脚踏实地,树立梦想、开拓创新、坚守责任、拼搏进取,才能真正在创业的过程中收获累累硕果,才能攀登上事业乃至人生的最高峰!
         傅士全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不安于现状,他就像“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1985年春,傅士全千里迢迢,又独自来到六朝古都南京闯荡。恰好成为中国化学工业部旗下勤劳打工者!后经好心人吴老汉介绍,傅士全成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二建设公司(南京扬子)工地农民工。功夫不负有心人,傅士全半年的苦干没有白费,换来了公司领导的器重与信任。就这样(第二个企业),傅士全先后又带领15个、50个、100个皖北汉子,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二建设公司扎下了深厚的根须,承包了挖土、保温、刷漆等杂活,超常的劳动强度和娴熟的技术很快赢得了公司领导的青睐。于是,他们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从建筑到维修,从维修到安装。1990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前证明)、正式列为县级重点乡镇企业,傅士全注册成立的阜南县焦阳建筑服务队(集体)正式挂牌,开始了他长久以来日思梦想要摆脱生活的困境。公司开展业务后,他一方面与家乡联系,通过镇劳动服务站招收员工,另一方面加强入厂安全和职工业务素质培训。两年后,阜南焦阳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已发展职工2000余名,这些职工都是农民的子女。他们转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上海、广州、宁波、福州、济南、青岛、葫芦岛、仪征、泰州、杭州、洛阳、九江、荆门、安庆、淄博、沧州、石家庄、西安、南京等都有他们架起的管道,壮观而美丽的石化装置。随着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这位颍淮之水孕育出的企业家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公司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1991年,傅士全慷慨解囊,愉悦地拿出100多万元,在中国石化山东淄博临淄技工学校开设了首批多个专修班,为自己的企业培养技术人才,130多名家乡青年被他送到技校进修。为了能使学员安心学习,对学员实行包吃包住,每月还发给250元助学金。通过两年的学习、实践,这批青年不仅牢牢掌握了技术,回到公司更是大显身手,成为骨干力量。有了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公司承揽的工程项目自然也多了起来。他在管理上采取分片施工,统一核算,把懂技术、会管理的职工任命为区域经理,分配到各施工点去带工,并且在公司内部实施奖励机制、分散承包机制,多劳多得,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这样不但工作效率高、质量高,还节约了原料成本,提升了职工主人翁的意识。


        1994年,公司首次参战了我国第一座(称亚洲第一罐)在扬子建设的1万立方米的低温乙烯储罐工程安装项目,以其质量高、速度快赢得建设方的信赖,一炮打响。他们的公司在中石化系统中有了名声,被人刮目相看。中国石化二建公司主动与他们搞联营,借助他们的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成立了福建分公司并承建中石化几家新厂的安装工程。傅士全领导的阜南焦阳工程安装公司凭着精湛的技术与信誉,在中国石油化工建设行业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这无疑给他们的公司走向更广阔的建筑市场打开了通道。




       1996年6月在上海金山石化2万立方米双层低温乙烯储罐工程建设招标会上,傅士全领导的这个农民建设安装工程公司与其他国营大公司激烈竞争,最后以自己过硬的施工技术、诚实的信誉,击败了中石化系统中的几家安装工程公司的“正规军”,争得了承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部分施工权。10年间,傅士全领导的这支由粗壮勤劳的皖北汉子组成的施工队伍,历经坎坷,终于在强手如林的建筑安装维修行业,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路子,尤其是加强了队伍建设,培养了自己的技术人才,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信誉,稳步前进。企业拥有中等专业技术人员150人,高级工程师数十人,公司固定资产数千万元,成为中国石油化工建设行业的佼佼者。
     一举成功大名杨    富强不忘报家乡
       傅士全是从皖西北大地走出来的优秀企业家,拥有数千万资产,职工清一色,都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常说:“我办企业不是为自己成富翁,而是能安排家乡更多人就业”。每年他都要回家乡数次,总有人要求到他的公司干活,他总是乐呵呵的接纳。被人称为富翁的傅士全,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自1987年来支持乡镇电力建设,他先后支援本村里25万元购买两部大汽车跑运输,捐电力照明以及通信电缆近100万元,支援黄岗镇20万元安装程控电话,捐4万元给焦陂镇派出所买警车,资助6万元,支持牛寨、三和、傅庄三村安装程控电话。1995年,他以自己千万固定资产作担保,动员中国石化第二建设公司回家乡投资兴建焦陂玻璃厂。


       傅士全支持家乡建设很慷慨,而对自己却很刻薄,甚至连吃水饺的钱都舍不得为自己花。在江南,像他这样的民营企业大老板,不说穿金带银,起码也有几件像样的衣服。而他却不是这样,无论是出门还是在家,他总是衣着整洁,生活上更是俭朴,他住室内一直没空调、砖混地板。他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不能忘本!在教育子女方面,他更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阜南县建设安装工程公司,分部在12省3市施工。当时政府还没有服务功能,每逢春节过后,新民工奔赴工地没路费,他总是自己掏腰包给他们买车票,组织专车接送,平时谁家庭有急事需用钱,他大方的慷慨解囊,这样的事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回。家乡人只知道傅士全为家乡安排了2000多人就业,每年给家乡挣回3000万元的收入,在他的公司里有近90%以上职工家庭摆脱了贫困,盖了瓦房娶了媳妇。一些受他帮助过的人提起阜南安装公司,总是说:“那是一个能够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公司,傅士全是我们的恩人”。
        传承功德、弘扬傅说文化。八十年代中后期一部分人们刚刚摆脱饥饿,他便特请傅继良、傅传生、傅传宇、傅继金、傅传章等人,专为傅家谱修缮完整及续谱工作,后赢得焦坡镇党委镇政府赞誉和支持,派出专车北上鹿邑、南到傅家岗、东至凤台、六安分别逐人逐户登记造册,投入人力物力100余万元,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的异维性,终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最终没能完成他修傅家谱的这唯一心愿,留下人生的遗憾。
        一场车祸从天降  员工亲朋共哀伤
       2001年11月27日夜,漆黑而寒冷,那股瞬间浸遍全身的冷气竟然令人毛骨倏然.寒风中轰隆一声巨响,一起2死5伤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企业资质还没有就位,优秀企业家、好人傅士全就这样不幸地走了! 焦坡的天空突变,乌云翻滚,风雨大作.雪花铺天盖地,万物披麻戴孝,故乡的父老乡亲及其员工、朋友,都沉浸在一派悲哀之中……







       雨像关不紧的水龙头飞泻而下,拍打着大地、房屋,路边的小树被风吹得直弯腰。冰雪也仿佛向苍天在诉说着傅士全的品行与执着。傅士全带着对事业、对亲人、对父老乡亲的无限眷恋走了,风雪之中的鹅毛丝毫掩盖不住故乡的父老乡亲、全体员工的悲痛;星星的坠落,也有一缕缕亮光在人们心里闪烁;冰雪融化也留给人们对傅士全深情的感恩与无限的哀思。




       傅士全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他生命虽苦短,但业绩斐斐又灿烂。他常说:“人生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创造和奉献”。傅士全走了,他那诚信耿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还在人们的心里;傅士全走了,他那善于决策、充满热忱、持续创新的精神,还在不断地发扬光大;傅士全走了,他打造良好的企业架构关系,还在为企业助力;傅士全走了,他组建的工程精英团队,还在铸造着企业的辉煌


(傅长军  李莉  傅友君)

编辑:田莉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