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9时,阜南县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内书香氤氲,一场以“文聚阜南启心智,读写同行润初心”为主题的读书写作交流活动如期拉开帷幕。阜南县文化交流学会精心策划的这场文化盛宴,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他们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执着,共赴这场思想与灵感的碰撞之旅。

活动伊始,主持人张珂玮以他娴熟的主持技巧和朴实亲切的语言风格,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氛围。他巧妙地引导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开场的引介,还是环节间的衔接,都处理得自然流畅,充分调动了在场每一位参与者的情绪。在他的带领下,交流始终在一种活跃而融洽的氛围中推进,其出色的主持风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随后,张洪春老师登台,现场宣读了2025年第四期(总第十八期)学会简报。这份简报不仅是对学会阶段性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凝聚文学创作共识的重要载体。它梳理了学会近期的活动轨迹与会员们的创作动态,展现了阜南文学力量的成长与积淀,激励着大家在文学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特邀省作协会员王瑞庆老师带来的主题分享——《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他》。作为世界文坛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始终是无数文学创作者心之所向。王瑞庆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从历届获奖者及其作品切入,深入解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倾向与内在规律。他重点围绕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展开了深度剖析,不仅挖掘其背后的创作逻辑与艺术内核,还巧妙地结合中国诺奖得主莫言的经典作品进行对比点评。

这场分享犹如一座桥梁,为在场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文友们搭建了近距离触摸世界顶级文学奖项的平台,拓宽了大家的文学视野,激发了更深层次的创作思考。在会员作品分享环节,情感与真实成为了最动人的底色。冯老师以教师的敏锐观察视角与母亲的真挚情感,分享了她的散文作品《懂》。文章凭借对生活真实的细节捕捉与纯粹的真诚表达,娓娓道来,唤起了现场听众对童年往事的深切共鸣,那份余味悠长的情感在报告厅内久久萦绕。

紧接着,李杰主席以质朴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诵读了其作品《嫁人别嫁小文人》。他用源于生活的真实叙事和饱含生命力的表达,生动诠释了“文学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这一深刻内涵,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感受到了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结。在随后的交流环节,特邀嘉宾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阜南县诗词学会副主席、老年大学诗词班讲师谢蕾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虽不多,但质量很高。每一位参与者都带着真诚与热忱投入其中,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又能看到大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坚守。

这样的活动不在于规模大小,人数多少,而在于是否能真正搭建起交流的桥梁,唤醒大家对文化的共鸣。”她热切期盼未来能多举办此类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让更多人在文化中感受美好、传承经典。活动最后,特邀嘉宾、阜阳市历史文化学会理事、阜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范立功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鼓励广大文学爱好者坚守读写初心,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在持续不断的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他的话语,既是鼓励,也是期许,为整场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而有力的句号。
此次阜南县文化交流学会读书写作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县域内的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更在无形中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提升了文学素养。它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必将推动阜南县文学创作氛围的持续浓厚,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张洪春 范立功 张珂玮/文图)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