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利辛县人民法院王人法庭内,一场跨越市县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在法官温情而富有智慧的调解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被告贾某将5000元现金郑重地递到原告徐某手中,并深深鞠躬致谢:“这笔钱,我早该还上了,是我对不住你!”一声诚恳的道歉,承载着迟来的履行,也开启了双方关系的新篇章。
该案源于2021年。家住六安市的徐某与同为养蛋鸡户的贾某因业务往来相识,初期合作顺畅,往来频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贾某开始屡次拖欠尾款,积少成多,累计欠款达两万多元,最终成为矛盾的导火索。经多次催要无果,徐某无奈提起诉讼。然而,贾某因经营陷入困境,仅能偿还部分款项。调解过程中,贾某道出实际难处,徐某也满腹委屈。承办法官并未选择“一判了之”,而是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了解到贾某具备还款意愿,而徐某则因长期追债身心俱疲。于是,法官巧妙运用“背对背沟通+分期履行+利息减免”的调解方案,精准平衡双方利益,最终促成二人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这场由买卖拖欠引发的合同纠纷,不仅让债权人的经济损失得以妥善化解,更在法理与情理的交融中,修复了破裂的信任关系。司法的温度,在这一鞠躬、一握手间,悄然传递,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庭“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治理智慧与人文关怀。
(顾峰、宋伟、峻岭/文)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