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老年大学诗词班开班人气旺    诗词薪火相传谱新篇

日期:2025-10-16 16:34:00 浏览:

微信图片_20251016162510_1170_2181.png

20251016日上午,阜南县老年大学新校区二楼202教室内墨香氤氲,座无虚席。诗词班开班仪式在此隆重举行,离退休老干部与诗词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事。现场热烈的学习氛围,生动诠释着古典诗词在阜南这片沃土上的薪火相传。

阜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老年教育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新校区的落成更是为老年朋友打造了集学习、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空间。诗词班的开设,标志着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向专业化、精品化迈出坚实步伐。

开班仪式上,县老干部局副局长王洪标以《诗词与生活》为题作精彩分享。他结合阜南县诗词学会会员的创作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诗词创作的当代价值。

诗词创作要扎根生活沃土,让寻常巷陌绽放诗意光彩。王洪标以本土诗人作品为例,指出好的诗词应当捕捉时代脉搏,记录乡土变迁。当读到描写蒙洼蓄洪区新貌的《鹧鸪天》时,在场学员无不为之动容,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次课程特邀阜南县二中语文教师谢蕾主讲。作为阜南诗词学会创始人谢宜騄先生的嫡传弟子,她自幼耳濡目染,深得诗词创作精髓。虽正式创作仅五年,其作品已三次荣获省级诗词大赛奖项,展现出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

谢老师以原创五绝《蝴蝶兰》开篇:倏忽秋色老,楼外绿兼黄。蝶静花如梦,秾华抵岁凉。她娓娓道来创作心得:这首小诗源自对校园一角的观察,通过捕捉秋日花木的细微变化,传递出时光易逝、生命常新的哲思。谈及父亲的影响,谢蕾眼眶微红:谢老生前常说,诗词是阜南人的精神家谱,我有责任让这份文脉代代相传。

在格律诗专题讲解中,谢蕾系统梳理了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她通过对比李白《将进酒》与杜甫《春望》,生动阐释了古体诗的自由奔放与近体诗的严谨工整。特别强调:格律不是束缚,而是帮助诗人锤炼语言的精美模具。

谢蕾将古典诗词魅力归纳为三重境界:形式美如榫卯结构般精巧,意境美似水墨留白引人遐想,情感美若陈年佳酿愈久愈醇。当她示范仄仄平平仄的声调变化时,学员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课堂顿时化作韵律的海洋。

互动环节中,学员们争相提问,从炼字诀窍到对仗技巧,谢老师都耐心解答。72岁的学员张建国感慨道:谢老师把高深的诗词理论讲得生动有趣,让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诗词班的成功举办,既是阜南老年教育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实践。正如王洪标副局长所言:当老干部们用诗词记录乡村振兴、讴歌时代变迁,传统文化就真正活在了当下。未来,阜南县老年大学将打造诗词创作、研讨、展示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让银发力量成为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王瑞庆/文图)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