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七彩非遗,与你童行”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至11日,在阜阳市颍东区向阳街道和谐路社区开展了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初见非遗 心灵相融
活动第一天,“我与体育非遗的初见”破冰环节迅速点燃现场氛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五禽戏、八段锦等体育非遗的表演,赢得孩子们阵阵欢呼,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消除陌生感,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化铸魂 自信扎根
在思想引领板块,团队以热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切入点,开展了生动的电影研讨会。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对比影片中蕴含的传统神话元素与现实中的非遗文化,从哪吒的混天绫联想到传统武术器械,从敖丙的龙族设定延伸到民俗传说。孩子们在趣味讨论中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身心同育 健康护航
为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团队开设了特色非遗体育课程。在五禽戏课堂上,志愿者耐心示范虎、鹿、熊、猿、鸟的仿生动作,孩子们模仿着伸展肢体,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八段锦教学则让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强身健体方法。
同时,志愿者们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讲座,通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牢记防溺水要点,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技能,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素养提升 多元成长
在艺术素养培养方面,创意“脸谱”绘国粹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志愿者讲解了京剧脸谱的色彩寓意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空白脸谱上勾勒线条、填充色彩,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美猴王”“红脸关公”跃然纸上。巧手绘“漆扇”活动中,孩子们用颜料在扇面上描绘传统纹样,感受非遗工艺的精致。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科技创新环节更是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与孩子们围绕体育非遗项目,运用AI视频生成技术,将舞狮与现代动画效果结合,制作出独特的短视频。这一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美,使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体育学院“七彩非遗,与你童行”志愿服务队以体育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中架起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的桥梁,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引导青少年儿童自觉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付德钦/文图)
编辑:傅友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