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敬的书法苦旅与君子书写
在安徽阜阳颍州乡间,两间土坯房里曾有一个痴迷书法的少年。没有纸墨,他以墙为纸,清水作墨,日日悬腕挥毫——蘸饱清水的毛笔在土墙上穿梭,硬生生将那二尺多厚的土墙“写”下去尺把深。墙体的斑驳凹陷,成了童年朱子敬最沉默却最坚韧的习字帖。
师范毕业后,朱子敬在清河中学开始了教师生涯。水泥地面替代了土墙,成为这位年轻书法家新的练习场。无论寒暑,只要得空,清水挥毫的身影便定格在小院:笔锋过处,水痕纵横阡陌,水渍在阳光下蒸发,墨意却在他筋骨中沉淀、扎根。数年如一日,水泥地如一块巨大的“水写布”,在一次次无声的书写中磨亮了笔尖。
调入颍州区人社局工作后,环境多变,朱子敬的书法日练却雷打不动。办公桌旁、书架间隙,总有一方属于笔墨的清净之地。“书者,心画也。落笔即写心胸、见修养、呈学问,终归写己。”这是朱子敬的艺术信念,也是他四十余载风雨无阻的精神坐标。
书法路上,朱子敬是一条永不停航的舟楫,执着地溯古开今。他初临《中学生字帖》,立下颜筋柳骨的根基;偶得《张迁碑》,如获至宝,闭门细研。1989年入阜阳教院后,幸遇王天民先生指点,从此更坚定了深入传统的方向——取法必崇其巅。
他以“二王”为门径,上溯甲骨篆隶的浑朴源头,下探孙过庭、张旭、怀素、宋四家的狂放心魂,更以《老》《庄》《论》《孟》涵养心源。其篆隶熔铸《石鼓》《石门》《张迁》《好大王》等碑之雄浑;行草深汲“二王”手札、《书谱》之精妙;狂草则追求张旭、怀素笔下风云际会的气象。
朱子敬的书法成就璀璨夺目: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阜阳市书协副主席,他不仅荣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更斩获“冼夫人奖”全国书展一等奖等十余个重要奖项,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展等权威展览。著作《朱子敬书法作品》、《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系列• 朱子敬》等相继出版,安徽电视台、阜阳电视台及众多专业报刊皆作深度报道。
然而耀眼光环之下,他始终怀揣一颗谦和沉潜的初心。阜阳文联丁友星赞其“倡颍州书法大讲堂,设帐授徒,泽被四方”,这正是朱子敬另一维度的人生价值——将墨香播撒四方,德艺双修。观其书作,儒雅隽永中透出俊逸豪宕,纤秾蕴藉间散淡泊古雅,正如其人:谦谦君子含章不矜,穷达如一。
从黄土墙到水泥地,从少年意气到翰墨名家,朱子敬用四十余载光阴写下了一条布满清水的墨途。当清水在墙地间干涸消逝,墨骨却早已穿透岁月,成就了一座立体的书法丰碑——以敬畏为笔,以生命为纸,他写出了一位中华赤子的君子风骨与笔墨精神。(傅友君/文)
朱子敬简介:
朱子敬,安徽阜阳人,1965年出生,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阜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颍州书法家协会主席。阜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六个一批”拔尖人才。《颍州墨韵》主编。
一、作品获奖:
1、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2、“冼夫人奖”全国书展一等奖等十余次。
二、作品入展:
1、全国第六、八、九届书法展;首届、二届青年书展;四届隶书展;五、七届楹联展;二届册页展;三、五届百家精品展;
2、中国书协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500家精品展;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展等数十次。
3、安徽电视台、阜阳电视台等曾作专题报道,《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曾作专题推介。出版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系列· 朱子敬》、《朱子敬书法作品》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