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等二胎后,再开始盆底肌修复吗?

日期:2022-03-31 12:05:50 编辑:hd88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吃完这顿再减肥.....” 

“打完这局再学习.....” 

“生完二胎再修复.....” 

生活中,我们可以给自己很多借口 

今天的事明天做 

明天的事看心情做

但是结局并不尽人意 

想减肥却越来越胖 

爱玩的孩子学习越来越跟不上 

妈妈错过最佳修复期, 

二胎后盆底障碍问题越来越严重, 

产后修复之路更加艰难......

曾有这样的案例:

我院女性健康管理中心曾有位28岁宝妈,二胎产后患者,42天盆底复查时子宫掉出阴道口。这位产妇生完一胎后时常不舒服,盆底有下坠感,当时以为月子没坐好,时隔一年多,怀上二胎,产后没想到子宫中度脱垂了,时常焦虑,影响生活质量。于是到医院就诊,经过科室医护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坚持质量,盆底病情已大大改善。

所以新手宝妈们要了解自己的盆底肌,不要让这种悲伤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鉴于很多新手宝妈对于产后盆底肌修复的重要性是一知半解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产后盆底肌修复为什么不能留到二胎后做吧。 

01 分娩次数多,盆底损伤大

研究表明,盆腔器官脱垂与产次呈正相关,一胎发病率12.8%,二胎发病率18.4%,三胎发病率24.6%,也就是二胎后,每5个女性就有一个可能会发生脱垂,这在临床也得到了证实。 

孕期体重的不断增加施压于盆底肌;

松弛素的分泌使得骨盆周围的关节、韧带松弛; 

分娩时对盆底神经、肌肉的过度牵拉...

 以上这些因素加起来,让盆底肌在怀孕的道路上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盆底肌自行恢复有限,如果在一胎后没有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在二胎时对盆底的损伤更是成倍增加


02 不可逆的盆底筋膜损伤

盆底肌上不仅是肌肉,还有很多筋膜和韧带这些结缔组织,它们对盆底肌起着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

由于怀孕和分娩,盆底肌必然出现松弛,但我们的子宫等脏器不至于一下子突然脱垂下来,便是由于筋膜韧带还在撑着。

如果我们不及时恢复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再经受二次或多次损伤后,筋膜迟早也会撑不住,就像橡皮筋一样被拉断,难以再恢复。 

这时候,只能用一些手术的方式,比如使用网片、吊带来替代筋膜和韧带行使功能,所经受的疼痛和付出的金钱和精力都比非手术方式大很多。

03 当妈健忘,可盆底肌有记忆

我们都见过吃不胖的瘦子,和瘦不下来的胖子。如果突然让瘦子多吃,她开始发胖,但到某个程度会停止下来。让胖子减肥,刚开始瘦了,但随着体重下降会出现平台期。这都是由于身体的记忆功能,记住了我们某个阶段的状态以后就不会再轻易发生改变。 

盆底肌也一样,孕期子宫发育带来的压力,使得盆底肌逐渐松弛,在分娩后,不会立即恢复原状。

此时盆底肌就“记忆混乱”,它不知道该记住孕前健康的肌肉,还是产后松弛的样子,此时我们要抓紧做康复训练,别让盆底肌“记住”松弛的状态,定型之后,恢复难度就会增大了。 

04 一胎修复盆底肌,二胎恢复起来更快

生产后及时修复盆底肌的女性,二胎后出现脱垂的比例较低。盆底肌修复得越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就越低。

我们想要恢复好盆底肌功能,一定要牢牢抓住产后恢复的三个关键恢复期:

产后42天内至半年,黄金时机

产后6个月至一年以内,理想时期

产后一年至三年,有效时期(超过3年虽然效果不一定能达到产前,但治疗后总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产后42天开始,越早做盆底康复,恢复的效果越好。抓住黄金期,把握关键期,不要错失有效期,更不要抱着“生完二胎后再做盆底修复”的侥幸心理。

结束语: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的必经之路,妈妈们在关爱宝宝的同时,更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防止后患。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按医嘱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要方法。

目前针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凯格尔运动、腹式呼吸、生物反馈法、电磁刺射频治疗等方式,大部分女性通过非手术方式就能达到很好的盆底功能康复目的。‍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

科教健康中心大楼(4号楼)8楼

“女性健康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

0558-6669336

内容来源 | 妇女保健科 沈亚梅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